天怎么样。”
跟着老太太就财大气粗的说道:“咱们花整天的钱。这亏我愿意吃。”
成吧,老太太这算是最大方的一次呢。
金芳心说,只要您答应送,她什么条件都可以先答应下来。
等孩子上托儿所以后,您在同老师慢慢商量好了,老师答不答应,她可管不到。
家里终于商量通了,结果送孩子去托儿所的时候,人家托儿所的老师那边打磕巴了。
年纪小的老师,红着脸说了:“咱们托儿所就两个老师带着这么多的孩子,实在是带不过来。不然等两朵大一些在送来好了。”
这是什么情况,问题是,在两朵后面的孩子,都能进托儿所的。
金芳那是有点蒙圈的。家里没整明白,也不敢在这边同人老师咨询。
金芳回家询问老太太:“是不是有什么咱们家不知道的规矩呀。”
老太太:“那不能,肯定是孩子小。你也得理解人家,都不容易。”
听老太太这个口气,金芳就庆幸,幸亏没有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询问老师。
金芳心说肯定是老太太私下同老师们表达了,对孩子上学的不同意见,不然没道理,就不收咱们家孩子不是。
老太太就觉得这个结果,挺随心的,这么大的孩子就送托儿所让别人管着去,她老人家打心眼里不愿意。
以后孩子还要天天上学呢,能自在几年呀。
大不了她看着别人家孩子学东西的时候,带着两朵多去听听,就不信那点玩意,自家孩子学不会。
老太太在家里开心的带孩子,偶尔还带着两朵去托儿所那边晃悠,听听墙根。
老太太自觉孩子同她一块玩,一点没耽误学习。
结果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老太太人缘也算是不错的,没用多久就听到闲话了。
不是因为他们祖孙偷学,而是,人家不收两朵上学,竟然是因为,觉得两朵性子太暴躁了。
这个真的不在老太太的容忍范围之内。他们家两朵性子怎么不好了,哪个心瞎眼瞎的胡说八道。
要不是老太太三思之后,觉得自家孩子可能目前没办法去省城上学,也不能回镇上上学,说不定立刻就去找人托儿所理论了。
想着以后孩子还要同这地方打交道,那才把站在托儿所门口问候两天的想法给压下来。
回家的时候一脸的凝重,晚上对着家里的人宣布:“明天咱们一块送两个孩子去托儿所。”
金芳:“啊,您想明白了。”态度变化太快,让金芳同向阳都没怎么缓过神来。
老太太:“这是什么话,我一直都没有反对孩子去上学。”
金芳:“不是您同老师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