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虞大约也有些摇摆不定,所以最终将这个头疼的选择抛回给了两姐妹。如此一来,这两个人倒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在上官令仪和上官令攸看来,洛虞没有明确的表态,就证明这并不能算得上是一个好的想法,当然,她们两个也并没有认为这是一个万全之策,正因如此,才又一次陷入了自我质疑的困境之中。
虽然就目前来说,研习毒术不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不过一旦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那一切大约也都晚了。防患于未然,这句话绝非毫无道理。
既然已经提出来,便绝无暂时搁置的道理。今夜上官令仪来找上官令攸,除了提出让上官令爰一起研习毒术的想法,还要与上官令攸做最后的决定,此事拖延不得。
“我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这是上官令攸的答复。
从这个时候开始习武,显然是不现实的,且不说毓灵宫的弟子愿不愿意,即便是有人愿意,不管是年龄还是开始的时间,都太晚了。
况且,谁能担起教习一职?上官令仪的功夫骗骗李悦村里的村民还行,若是教起别人,便有些捉襟见肘了。上官令仪恨不得再找个师父提点提点她的剑术,哪里还有闲心去提点别人。
相反地,毒术与医术难以分割,一个药能救人还是能杀人,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且医术修习到一定水平的人,对于毒死人这件事大约都会无师自通,只是少有人会去真的害人。
毓灵宫里最不缺的便是这样的人。
上官令仪和上官令攸倒不是担心找不到人才,而是担心找到的人不牢靠,再说深一点,就是品行不端。这便是上官令仪最初与温霖棐商量此事时的忧患之一。
毓灵宫的宫规里写明了不得以毒害人,所以宫中弟子并没有人敢私下修习毒术,至少目前没有发现。一旦上官令仪和上官令攸做出了决定,那便等于默认给予了某些弟子制毒的权力,怕就怕,会给心术不正之人提供了契机。上官令仪只能保证这件事的出发点绝无半点害人的想法在其中,可是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上官令仪实在不敢保证。
何况上官令仪心里有根刺一直未被除去,那便是毓灵宫里是否有卧底。上官令攸没有找出来,并不代表一定不存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上官令仪的态度。
但也正如上官令攸所言,目前为止,她们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
上官令仪当机立断:“那就这么定了,事不宜迟,这几日我们便开始挑人。”她想了想,“不一定非要从有资历的弟子中挑选,只要品行端正,资质上佳,都可以列入考虑的范围之内。”
上官令攸把双手放在桌子上:“如此一来,只怕得想个办法考查品行。”毓灵宫弟子众多,上官令攸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