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转移。
当青少年拥有更多的独立、自由时,他们小时候依附的家庭情感会变得淡化,有的甚至消失。
这是进化机制决定的,当子代成年后,男性必须要离开原来的家庭外出生存,组建自己的群体家庭,这在其他动物身上都存在,例如,雄狮在成年时会被逐出狮群。
他们会更加密切的与同龄人交流活动,寻求同伴的认可,以达到自己的社会同一性,此时,他们与家庭成员的交流,特别是与长辈的交流时间还不到与同伴交流时间的四分之一。
情感危机。
青少年没有经历长时间的社会考验,没有体验不同的生活环境,没有完善的评估及认知水平,这就造成他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无法应对,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甚至会自杀。
例如,当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公开羞辱时,有的个体无法承受这种耻辱而跳楼自杀,但同样的事情,放在一个经历丰富,认知全面的老手身上,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应激机制。
认知教育的作用。
符合客观实际的认知教育,会让青少年少走很多弯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风险,认知教育实质上是经验和知识的传授,是长辈将自己及他人积累的客观意识和规律让子代及时知道。
这里不仅仅是学校能学到的基本知识,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认知到学校无法学到的客观存在,学校学不到的一般都是人类社会黑暗面的东西,好比孩子只知道牛肉好吃,却不知道杀牛时的血腥和牛的痛苦。
学校不可能对世界存在的大量负能量进行宣传讲解,这样做一是不利于社会稳定,二是不利于统治阶级统治,我们要清楚,国家所有能长久运行的机器实质上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次才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只不过这种本质被倒过来宣传而已。
为了统治,学校无法让**客观全面的认知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相对论告诉我们,我们当前环境所有社会现象都是进化机制作用的结果,例如欺骗实际上是花费最少收益极大的最优进化策略,直到现在人类社会还在使用这种机制,虽然我们从学校里认知到的是欺骗是可耻的。
学校不可能告诉你欺骗实际上是人类生存繁殖的最优策略,只不过这种策略在与其他策略博弈中受限罢了,在环境允许的时候,例如欺骗带来的收益远大于自己损失的声誉时,或是声誉在这个群体中已经没有意义时,欺骗往往是大多数人第一选择。
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所有事物,存在就是合理的,狮子吃肉,羊吃草,这都是客观的存在,这些客观认知让青少年早点知道,他们就会更好的适应这个环境并采用合理的选择策略应对问题,并对其幼稚和错误的图式进行纠正,构建符合客观世界和生存环境的认知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