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猫头鹰的万花筒> 第121夜 鼻病毒

第121夜 鼻病毒(1 / 6)

在随后的数十年里,病毒学家继续深入地“拆解”病毒,希望全面了解它们的分子构成。

科学家发现,病毒和人体细胞里都有核酸和蛋白质,但二者有很多区别。

人的细胞内塞满了上百万不同种类的分子,细胞利用这些分子来感知环境,在环境中爬来爬去,把营养物质吞噬进去,然后生长,最终决定自己究竟要一分为二,还是要为了细胞同伴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病毒通常比细胞要简单得多,绝大多数病毒只是蛋白外壳包裹着几个基因而已。

病毒学家逐渐发现,尽管病毒的遗传信息量非常小,但它们仍然可以通过劫持其他生命体来自我复制。

病毒把自己的基因和蛋白质注入宿主细胞,把它变成帮自己复制的“代工厂”。

一粒小小的病毒进入一个细胞,一天之内,就有可能产出上千个病毒。这只是针对一个细胞而言,如果按人体所有受感染细胞计算的话,数量会大到惊人。

20世纪50年代,病毒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病毒的基本信息,但他们远没有满足,毕竟我们连病毒是通过哪些途径让人得病都还没搞清楚。

那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一种日后会被命名为HIV的病毒,已经从黑猩猩和大猩猩蔓延到我们人类身上,而三十年后,这种病毒会变成人类历史上最凶残的杀手之一。

病毒学家还无法想象地球上存在的病毒数量之巨,他们更猜不到,地球上生命的基因多样性,很大一部分就蕴藏在病毒之中。

他们不知道,我们呼吸的氧气很大一部分是在病毒的帮助下生产出来的,连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的温度,都和病毒的活动息息相关。

他们当然想象不到,人类基因组的一部分就来自感染了我们远古祖先的上千种病毒,甚至今天地球上的生命,都可能是在四十亿年前从病毒起源的。

1914年,德国微生物学家***克鲁泽(WaltherKruse)分析了他的助手感冒期间擤出来的鼻涕,首次得到了感冒成因的确凿证据。

克鲁泽把助手的鼻腔分泌物溶解在盐溶液里,过滤后取出几滴,分别滴到12位同事的鼻子里,4人被传染了感冒。之后,克鲁泽又在36个学生身上做了同样的实验,15个人得了病。

作为对照,另外35个人的鼻子里没有滴分泌物溶液。最后,对照组只有1人得病。克鲁泽的实验清晰地证明,感冒是由一些微小的病原体引起的。

科学家又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才最终判断出漏网的到底是哪些病毒。

在病毒混合液里,最多的是鼻病毒(rhinovirus)。鼻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每个病毒只有10个基因(人类则有大概2万个基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