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承不承认,你一定在生活中遇到过一些“自找”的麻烦,而这些麻烦可能来自于你的“好心”,来自于你的“不落忍”,来自于你的“犹豫不决”,来自于你的“软弱”。
应该不难发现,有时候,你的友好和隐忍,换不来同等的善意,这个世界,多的是得寸进尺的人。
很多鸡汤文里提倡说,我们要对世界温柔以待,那么这个世界也会同样温柔的回应我们。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着更多的善意,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一直温柔,便会一直被欺负,反而,如果你看起来不好惹,似乎人生要顺畅的多,至少可以减少很多原本不会有的麻烦。
作家余华说,当我们凶狠的对待这个世界时,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所以,活出一定的“攻击性”,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最近,“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一个姑娘花66万买了一台奔驰,车还没开出大门,发动机就发生故障漏油,这样的情况,车店退款或换车应是理所当然,甚至无可辩驳,然而车店并没有这么做,车店方面坚持“钱货两清,概不退换”的原则,提出用“三包”售后来解决,也就是更换发动机,这样的处理方式搁谁也难以理解,车还没出门,就换个发动机,姑娘觉得很冤,但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与店方各种周旋,礼貌沟通,甚至哀求,本是一场维权,消费者却站在了一个卑微的立场,然而,店家并不领情,推三阻四,没有任何妥协的意思,女车主求助无门,这才坐到了车子引擎盖上,语带哭腔满是委屈,后来这段视频引起广大网友关注,甚至随着有关部门的介入,店家急了,随后换车补偿,事情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
原本很简单的维权,终于演变成女车主口中那种“按闹分配“的乌龙。
在记者面前,女车主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好好跟他们讲道理,他们就流氓,我变成泼妇,事情就解决了。
这类事情并非个例,好好说话的人,往往会被认为“好说话”,也是最容易被敷衍的人。
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句话:
我们总是习惯谈牺牲,习惯谈忍让,总是担心会伤害别人,也怕自己会受到伤害。但现实是,成年人之间谁也不容易摧毁谁。而当别人感知到你是一个不好惹的人时,你反而容易得到尊重,最后也容易收获好的关系。
整段话其实都是在提倡“攻击性”,这种“攻击性”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而并非是主动对别人展现“攻击性”。
在心理学中,“攻击性”是个被极为重视的心理表现,心理学家贝勒解释说:一个人产生了负面情绪,如果不将其向外释放的话,这种负面能量就会转过来攻击自己。
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不敢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