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舍身救主的行为,感动了燕王朱棣。
郑和,回族,本姓马,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人。明平云南之战中为明军所掳,1385年随傅友德等前往北平,随即进入朱棣的燕王府从侍。因在靖难之役中有功,被赐姓郑姓,后升任为内官监太监。
诸军闻知李景隆已逃,乃弃兵粮,又日夜南逃。此战中,燕师共毙伤建文帝军队数万人,获马2万余匹。郑村坝之战的胜利,是朱棣第一次大规模作战的胜利。
当天夜里,李景隆见战事不利,令郑村坝所有军队轻装撤退。数十万人的辎重全部留给了燕军,但李景隆走得匆忙,没有通知围攻北平城的南军军队,于是燕军轻易击溃北平城下的南军,并获得其物资。
李景隆率军撤回德州,郑村坝之战结束。在这次战役中,是朱棣最高兴的日子,燕王朱棣下令修整三日,将有功的将领加以赏赐,将牛羊和财物赏赐给将士们。将士们听后兴高采烈,排着队领着赏赐。
朱棣对着马三保说:“你跟随本王数十年,随本王出生入死,征战四方,不知如何赏赐你?马三保说:“王爷,你对我有知遇之恩,属下就是甘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朱棣笑道:“不如赐姓郑,如何?马三保说:“多谢王爷赐姓,。“马三保非常高兴,高兴地说道:“多谢王爷恩德,在下誓死追随王爷“。
同年十一月初九日,朱棣回到北平,再次上书朝廷,并陈述齐泰、黄子澄构陷宗藩的罪过,建文帝当时没有回应。十二月,朱棣用反间计令辽东守将吴高被削爵贬黜,以消除东北方向的后顾之忧。
由于李景隆准备等来年开春再北上攻燕,朱棣决定攻打山西大同,以使南军疲于奔命。十二月十九日,朱棣出师攻大同。十二月二十四日,燕军抵达广昌,守将杨宗见形势不妙,出门投降。
建文帝得知守将投降的消息后,在大臣面前说道:“这个守将杨宗怎么就投降了,真是可恶。“建文帝说道:“各位爱卿,可有良策。“
齐泰说道:“可以任命参政铁铉和盛庸全力固守济南。“建文帝说道:“爱卿,言之有理。
在朝廷的争议中,明惠帝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以曹国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却遭到齐泰的极力反对。齐泰说道:“陛下,自从燕王朱棣起兵以来,李景隆接任后,表现更令人失望,屡战屡败,损失数十万人。李景隆大失所望,有负圣恩,不可委以重任。“
建文帝说道:““爱卿,如今除了李景隆,还有谁可以对抗燕王大军。“建文帝没有采纳齐泰的建议。朱棣乘着李景隆战败之时,上书朝廷,极力批评黄子澄和齐泰,明惠帝便免去二人官职,但仍暗中与二人议事。
建文二年,李景隆在济南战败后被撤换,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