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八年春正月,召宁阳侯陈懋随皇帝亲征漠北。己卯,皇太子朱高炽摄祀天地于南郊。癸巳,免去年扬州、淮安、凤阳、陈州水灾田租,赎军民所鬻子女。
同年二月,明成祖以北征诏告天下,命户部尚书夏原吉辅佐皇长孙朱瞻基留守北京。
夏原吉,字维喆,祖先是德兴人。父亲夏时敏,任湘阴县教谕官,遂在那里成家定居。
夏原吉早年丧父,他致力于学问,以义务赡养母亲。获乡荐进入太学,被选入宫中书写制诰。有时太学生们大声喧笑,夏原吉却端坐不动。明太祖看见后觉得他很不平凡,升任其为户部主事。
皇上听从了夏原吉的建议。永乐二年正月,夏原吉再次前往浙西,疏浚了白茆塘、刘家河、大黄浦。大理寺少卿袁复做他的副手,不久又派陕西参政宋性辅助他。同年九月工程完工,流水畅通,苏州和松江一带农田获得大利。永乐三年回京,这年浙西发生严重饥荒,皇上命夏原吉率领俞士吉、袁复和左通政赵居任前往赈济。
他们发放三十万石粮食,并供给饥民耕牛和种子。有人请招徕百姓佃耕大水退后的淤田,夏原吉急速传疏反对。姚广孝从浙西回来,称赞夏原吉说:“他真有上古仁爱之心。”有个刘郎中,忌妒他的才能,正好郁新弹劾各部门中办事懒惰的人。皇上想宽宥他们,郁新坚持说不行。皇上火了,问道:“这是谁教你的?”
郁新叩头说:“是堂后的书算生。”皇上于是将书算生逮进监狱。刘郎中便说:“教尚书的是夏原吉。”皇上说道:“夏原吉能够帮助尚书处理本部事务,你想陷害他吗?”结果刘郎中和书算生都被处死,暴尸街头。1398年升任户部右侍郎,第二年充任采访使。夏原吉巡视福建时,所过郡县乡邑,都检查吏治好坏,询问百姓的疾苦,人们都很高兴和敬佩。不久移驻蕲州,明成祖即位后,有人将夏原吉抓住献给皇帝。皇帝将他释放,转任左侍郎。不久,皇上将他和蹇义一起升为尚书,夏原吉和蹇义等人详细制定了赋税徭役等制度。他提出三十多项建议,都简便而容易遵守。他说:“政策颁行后如果难以继续下去,将会加重人民的困苦,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不久,浙西发大水,有关官员治理得不得力。永乐元年,皇帝命夏原吉前往治理,不久命侍郎李文郁做他的副手,夏原吉请沿着三江入海的故道,疏浚吴淞江下游,上接于太湖,然后量地建闸,按季节不同开闭闸门。没过多久郁新去世,夏原吉被召回,代理户部事。他首先请裁减过多的供给,减轻赋税徭役,严申食盐和钱钞方面的禁令,清理仓库货场,推广屯田种养,以供给边防,减轻百姓的负担。
永乐六年,皇上命夏原吉监督军民将木材运往北京,又派锦衣卫官校随从,惩治怠工的人。原吉担心违犯的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