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廷军好不容易渡过允州的洪水,终于正面迎击楚王姬勇的大军,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时由于允州水患,灾民流离,为着一口饭,竟然纷纷归顺了楚王。如今他要面对的哪里是楚地的三千兵甲,那是整整三万反军!
赵廷军看着桌上的那沙盘,布阵的旗子是拔了又插,插了又拔,完全没有了当初在帝都侃侃而谈,排兵布阵,了然于胸的模样。
副将崔衍看了,道:“将军,我们有十万兵力,楚王才三万,有何可惧。依属下看,选三万人正面迎敌,三万人包抄敌军。楚王如今气焰嚣张,是因为有着广济仓作为他的粮仓。属下愿率并前去,将广济仓夺下,以断楚王粮草。”
赵廷军摇摇头,道:“兵者,诡道也。崔副将,此战我们当巧取。”
崔衍道:“那依着将军,该如何打呢?”
赵廷军将沙盘上的旗子又重新插了一轮:“崔副将,你且看。此处乃是楚地与允州的交界。如今允州大水,我等只需将此处挖出一个缺口,将允州的水患引至楚地,那么洪水倒灌,楚兵便是在一片汪洋之中,我等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回帝都复命了,岂不妙哉。”
崔衍却不同意:“将军,将洪水倒灌,这淹的可就不只是楚军那么简单了,楚地的老百姓们也是要一同遭殃的!况且大公漕运还在修建,本就诸多民怨,若是以此种方法获胜恐怕会为天下所不齿,大周百姓亦会心寒。”
赵廷军却道:“崔副将,这行军打仗本就会有伤亡,我等楚兵只为压制楚军,捉拿楚王。如此方法可以镇压□□,又有何不可。此计无需再议,崔副将就由你领五千士兵在此处开挖。”
赵廷军在沙盘上指了一处道:“此计必成,崔副将只需坐等回帝都复命就行了。”说完还不无洋洋得意地笑了几声。
崔衍还是认为不妥,但是官高一级压死人,无奈只好领命下去开挖。这不挖还好,一挖,楚军便知道他们打了什么主意了。裴范示意属下换上平民百姓的衣服,混在人群中散播大周王师即将水淹楚地的消息。
一时间楚地百姓人人自危,甚至那些原本还对着楚王造反一事持反对,不屑态度的人,亦是纷纷投靠楚王姬勇。连着妇女老幼也背起菜刀锄头,加入军中,帮着楚王一起对抗加班加点挖缺口的大周军队。
赵廷军哪里想得到缺口还没挖开来,楚王军队就已经打过来了。而且看着前面冲锋陷阵的竟然是一帮拿着镰刀锄头的老幼妇孺,大周军队也是傻了。楚军扑来,大周军队是毫无抵抗之力,连着最基本的战斗方阵都给忘了改怎么摆。
这一仗,赵廷军是打得损失惨重。十万精锐,最后竟然只逃出来了两万残军,连着赵廷军自己在撤退途中也差点被洪水卷跑了。
楚王得此大胜,不紧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