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步步生莲> 第07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07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7 / 14)

,就因为预判大唐将灭,杂胡乱我中原,这才提前一步预作绸缪,保全了我七宗五姓的族裔血脉与荣华富贵,所以此后继嗣堂中专门有一批长老负责收集天下情报、分析天下大势。

据我们研判,宋得唐国,一统中原后,所争不过是河西与幽燕,其目的不是为了无限扩张,而是为了占领这两块战略要地,把他们的锦绣江山护得铁桶一般。然而,他们很难办得到。不管是先吞并西北,还是先攻打契丹,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

杨浩微微一惊,崔大郎所说的这一点正与历史相同,曾有人把宋没有更进一步,获得更广阔的疆土归咎宋国对西北的政策失误,也有人认为是赵二的武功远不及赵大神勇,杨浩还是头一次见到商贾从他的角度着手分析,却能研判的如此准确的,这继嗣堂的眼光真如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诸葛亮一般,对未来的政局走势把握的太准确了。

崔大郎见他神色,知道他已然有所触动,不禁哈哈一笑,又道:“没有人比我们这些商人眼光很精准、鼻子更灵敏的了,也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各个国家,它们富裕与否、军力强弱、吏治是否清明……,我们心里都有一本帐。

李存勖的唐国、石敬塘的晋国都因契丹而亡,但当时契丹刚刚立国,尚无力统治中原,他们插手中原事,不过是想培植一个听话的儿皇帝,代他们来管理中原。而今却不同了,契丹如今虽正闹内乱,但是立国近六十年,一甲子的时间休养生息,国力日渐强盛,他们已经具备了南下的实力。

而中原恰也在此时完成统一,赵官家雄才大略,亦是一代英主,虽后发而先至,却是异军突起,国力蒸蒸日上,足以与契丹抗衡,只待唐国一灭就会筹划北上。然而两国实力与疆域、人口大体相若,纵有名将,一时一地的得失或有不同,却不可能再像消灭中原诸国这般容易了。

宋国北上,图的是幽云十六州,想把它夺在手中引起屏障,确保中原的花花世界稳如泰山,但是如意算盘不是这么打的,最富庶的地方他们占了,还想把天险夺在手中,确保自家基业无虞,异族又岂肯被拒之边荒苦寒之地自生自灭,谁不想往更好的地方去?契丹内乱一休,必也挥兵南下图谋中原。

如今两国人口相当,论起兵士来,宋军训练精良,胡人天性强悍,宋人数十万精锐步卒善守,而契丹却是数十万铁骑善攻,且自石敬塘将幽云十六州拱手奉上,契丹人苦心经营数十年,此天险已固若金汤,宋人如何能占得了便宜?

宋人与契丹人打下去,只能是旷日持久,两国都劳民伤财永无宁日,却难建寸功。如果宋国先取西北以为养马之地呢?它不出全力,难克全功,它若出全力,契丹人岂会不趁虚而入?两国抗衡不下,西北便尤其重要了,契丹人并不蠢,绝不会坐视西北成为宋土。如此一来,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