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问道:“你与契丹人合攻银州,这消息恐怕已经传回汴梁去了,堂堂宋国横山节度使、检校太尉,与外敌勾结,你猜赵官家会怎么想?”
杨浩向她笑了笑,说道:“哪来的外敌?契丹与我大宋可是刚刚建交不足两年的友邦。契丹叛逆耶律盛逃奔西北,杀我大宋银州防御使,夺银州治其民,身为宋将,本官岂能坐视?出兵逐匪,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契丹出兵围剿叛逆,那也无可厚非,我们两军殊途同归,对付一个共同的敌人,何罪之有?官家以何罪名治我之罪?”
折子渝板着俏脸又道:“那党项七氏出兵相助你又作何解释?党项七氏乃李光睿治下的部落,你调动党项七氏兵马经过李光睿同意了么?刚刚到了芦州两月,便能驱策舛傲不驯的党项羌人为你所有,赵官家不生忌惮?李光睿肯善罢甘休?”
杨浩眨眨眼,狡黠地道:“这个更好解释。李光睿又如何?难道不是我宋国之臣么?党项七氏俱是我宋国子民,他们自告奋勇,与我合兵一处驱逐外虏,朝廷应该予以嘉奖才对,若横加指责,岂不冷了诸羌之心?至于李光睿……”
杨浩轻蔑地一笑:“李光睿本负有守土之责,却将国土沦丧外敌之手,使我宋国百姓流离失所。他无力夺回失地,本官出兵,他有什么好指责的,李光睿会干出那么不识大体的事来么?”
折子渝目中渐渐露出笑意,说道:“好吧,你杨太尉大仁大义,理应嘉奖,可是……如今银州已经夺了回来,你总该交还李光睿了吧?”
杨浩大义凛然地道:“那是自然。这银州并非无主之地,朝廷的江山社稷,岂能私相授予。可是西北不靖啊,为了不使银州再度沦落外地之手,为了不使银州百姓再受战乱之苦,本太尉勉为其难,暂且代之治理银州,等到李光睿大人解决了吐蕃、回纥之乱,有能力保护银州的时候,本太尉一定将银州拱手奉上,绝不拖延。”
折子渝吃地一声笑,赶紧捂住了嘴巴,杨浩目光也蕴起了笑意:“子渝,其实你笑的时候非常好看,嘴巴不是樱桃小口,未必就不漂亮,用不着一笑就掩口的。”
折子渝白了他一眼,脸蛋微晕地道:“今你动用了党项七氏的人马,夏州李光睿一旦得知消息,必知心腹大患在银州,而不在吐蕃与回纥。你在吐蕃和回纥那边虽有一定的威望,但是以你的力量现在还不足以左右他们,如果李光睿不惜代价与之媾和,再挥军前来接收银州,你真的把银州交出去?”
“当然,这一点勿庸置疑。”
杨浩毫不迟疑地道,随即却又说道:“不过……,如果那时候银州军民、横山诸羌、党项诸部、银州左右的吐蕃、回纥百姓不相信李光睿有保护银州之力,坚决要求本太尉肩负起这份重任,唉……,须知民心不可违、民意不可挡啊,说不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