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那册书印玺都带在身上,他一身隆重的袍服,因为腰束玉带,衣袍束紧了,那玉玺带在身上,便容易露出痕迹,永庆见了便道:“先给我,带在我身上,等一会儿再给你。”
她身材纤细,又穿一身宽大的缁衣,僧衣又是不系腰带的,所以腰间系一枚玺印却不妨事,两姐弟装扮停当,重又返回后庵,陪着官家又逛了一阵,便引了他同入后庵客堂落坐。众人就坐,永庆公主双手合什道:“皇弟年纪轻轻,便已受封王爵,这都是官家的恩典,永庆虽已出家,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这小兄弟,官家待他如同慈父,永庆也就放心了,永庆代皇弟再次谢过官家。”
“嗳,一家人不说两家说,永庆啊,你这么说可就外道了。”
赵光义笑吟吟地说着,客堂门口出现了一个妙龄女尼,手中托着一个茶盘。门口站着大内侍卫、太监和宫女,这时自有两个宫女拦住了她,上下搜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武器,这才让她入内。
那女尼姗姗行入,走到几案旁边,轻轻放下茶盘,举壶斟茶,赵光义抬头瞟了这女尼一眼,见这女尼眉目如画,杏眼桃腮,不觉有些意外。这庵中固然都是女人,不过大多只是容貌周正,要说俏丽的那是少之又少,这世间虽不缺女人,可是美丽的女人不得不走出家这条路的毕竟太少。
不过赵光义毕竟是一朝天子,这里又是佛家庵堂,虽觉这女尼秀丽,他也不便多看,只瞟了一眼便收了目光,不过目光一敛,赵光义心头忽地一闪,似有所觉。
眼睛!这女尼的眼睛似曾相视。朕怎么可能与一个女尼相识?
眼看着一杯茶注满,赵光义不由哑然失笑,可是随即脑海中便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在洛阳,那是一个冬天,他和慕容求醉从洛河边归来,前边一白衣女子素带缠腰,姗姗行过。当她回头时,那惊艳的容颜,惊艳的双眸,惊艳的一剑……
赵光义瞿然抬头,恰见那方才还垂眉敛目,好似静水观音般的女尼杏眼圆睁,眸中射出腾腾的杀气。仍是那般惊艳的双眼,一招双鬼拍门,便向他胸前狠狠劈来……
★★★★★★★★★★★★★★★★★★★★★★★★★★★★
“动手吧!各自小心!”
金梁桥下,州西瓦子,折子渝向同桌就坐的三人沉声下令。折子渝一身玄衣,坐在茶棚角落中,四下里人来人往,却不大会有人注意这个角落。坐在左右的竹韵和狗儿齐齐一点头,起身便走,未出茶棚,狗儿便把一顶竹笠戴在了头上,纱幔垂下,遮住了容颜,拔足直奔御街。竹韵走不多远,到了一个无人小巷钻进去再出来时,便成了一个破衣褴衫的小乞儿,挟着一根打狗棒匆匆离去。
对面坐着的张十三慢悠悠地踱出茶棚,口中嚼着一截草梗,站在茶棚阴影下,轻轻做了一个抹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