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那个化铁炉也都锈的不成样子了。
万帆和刘二告别刘二那个当地朋友在菩萨庙镇坐车,回到了红崖梨房镇,又从梨房坐车向南,来到了南尖公社。
南尖公社是红崖县最东南角的一个小公社,几年以后就被划归进了梨房公社,成为了梨房镇的一个村。
这里因为紧靠大海的缘故,生活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在海边随处都能看到红砖碧瓦的大瓦房。
南尖公社并不是刘二送货的范围,这里属于老袁送货的地盘。
但是刘二在这里有两个朋友,他就是从朋友处打听到南尖公社工业倒闭的消息的。
刘二这两个朋友在南尖公社估计也不是什么正经的东西,看穿戴打扮流里流气,应该也是街头混混。
不过这两个家伙对刘二倒是很尊敬,态度和蔼地带着刘二和万帆来到了南尖公社这个倒闭工业所在地。
据刘二这两个朋友介绍,这个工业是去年秋天的时候黄的,所有的工人都放假回家了。
对这一点,万帆还是相信的,因为这个院子里现在还有打更的,院子里也非常的整洁,并没有荒芜的杂草,除了没有人上班以外,这里还真看不出是一个已经倒闭的企业。
给打更的老头上了两盒烟后,万帆被允许进场子看了看。
万帆先看了翻砂车间外的那个化铁炉,从化铁炉的外表和里面来看,这个化铁炉还是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的。
比他们在菩萨庙看的那个小企业里面的化铁炉强了百倍。
看完化铁卢,万三又通过并没有关严的车间大门的门缝进了车间。
车间的天棚上有很多灰尘出现,从这一点才能看出这个车间已经荒芜很久。
车间里大大小小总共有七八台车床。
说实话,这个规模只能算是一个很小型的企业。
其中有两台仿制自60年代苏联的那种老式车床,一台刨床,一台磨床一台镗床,几台钻工用的那种小型手动摇头钻床。
再就有几台万帆也说不出是干什么的小床子?
这就是这个小企业里全部的设备。
有这些车床的数量来推断这个小企业的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会超过几十,人。
从车间里出来以后,万凡就和打更的老头开始了闲聊。
从闲聊中得知,南尖公社一共有三四个这种规模的小企业,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
这个企业没有活干了就黄了,公社也没怎么太拿它当回事。
企业里的工人有的到了别的企业,有的闲在家。
这个企业的设备也就准备全部处理。
传说这些设备的整体处理价是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