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第二代千帆电动自行车,大概外来部件只有轴承轮胎以及轮毂电机里和电控装置里有几样小零件,其余部件几乎都实现了自产。
这样就让产品的成本大大缩短,如果去掉那块多加的电池,二代电动车的成本仅仅比一代电动车的成本高了一百块钱。
性能方面,二代车显著的变化就是车速的提高,比一代电动车的车速每小时多了三公里,续航力也比原先有一些进步,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优化。
可以说不论从产品的性能以及骑乘的舒适感上,新车都全面碾压老车。
第二代电动车下线这天,一些代理商闻讯前来,对新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试骑和评估。
一代电动车有七万辆的年产量,新厂的生产能力略有提高但也仅仅是八万辆的产量。
千帆电动车现在一代二代放在一起有十五万年产量的生产能力。
严格来说这个生产力已经不低了。
第二代电动自行车给出的出厂价是九百元,这样经销商们手里有三百元的操作空间,比上一代多出了一百元的利润。
五月五号,第二代千帆电动自行车正式面世。
这个时候,城乡的差距就显露出来了。
像京城申阳这些大城市,二代电动自行车的入市几乎和一代电动自行车的销售无缝衔接,很自然的就进入了市场,并且有不错的销量。
而一些小城市和农村的销售就不是那么顺畅了,这些小市场的人依然青睐八百元的老式电动自行车,而对贵了四百元的新车不怎么感冒。
万帆是很关心新车的销售情况的,与第一代电动车每销售一辆企业只有五十元的利润相比,二代电动车每辆的利润增加了一百元,他自然上心。
二代电动车如果销售顺畅了,在全负荷作业的情况,一个月可是能给他多带来百万元的利润。
他拿着电话不时的赵永泉,张梁,李明堂等人沟通。
沟通过后,他的心也算踏实了不少。
虽然小城市市场销售的不尽如人意,但是这些大地方的销售还是基本让人满意的。
勉强算是开门红了,这就行了。
等这个适应过程过后,二代电动车也会火爆起来。
与千帆二代电动车的火爆还没到来相比,安全的呼啦圈却火爆起来了。
到了五月中旬,呼啦圈开始起势了,就连红崖这样的小城,在大街上也开始出现众多摇呼啦圈的人。
当然生产呼啦圈的企业也多了起来。
到五月七号,安全已经做呼啦圈两个月了,第一个月他做呼啦圈,最初没当回事,白白耽误了近十天的时光,第一个月他仅仅只赚到了两万块钱。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