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浅的紫萱:这个不怪她,她原本就不是什么大家族出身,本来在二十一世纪也只是小白领一枚,顶多也就想到了银钱罢了;就算是眼皮不浅的钱天佑也笑得见牙不见眼了。
满意,实在是太满意了。
银钱初一听倒不算多,不过只有区区七千两而已——但,是每年;也就是以后每一年九黎都会给紫萱和钱天佑奉上七千两银子。相对比偌大九黎来说,这些银子当然不多,可以说是极少的,但是这个数字却是水慕霞好一番计算之后要定得,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九黎大臣们所说的每年四万两,这次六万两的价钱。
倾一国之力奉养两人能养几年?前两年九黎心怀感恩能做到,但是以后呢?天灾人祸都是不可避免的,在上唐有,九黎当然也难免,一场大旱欠收的话九黎银钱当然会捉襟见肘;而且,谁愿意每年每年的辛苦,所得都给了他人而自己所余无几呢?
水慕霞认为要人所有不如取己所需,如此才能让九黎年年甘心情愿的奉上银两:实在是九牛一毛,想想当年之恩他们必不会为几千两银子而落个骂名。
除了银子之外,紫萱和钱国公各自得到了九黎的一座城池,且得了九黎敬送的名号,被九黎接纳成为他们自己人:紫萱的土地要小些但是富饶且深在九黎,距上唐有些远——她外祖一家是九黎人,自然不用担心会有人侵吞她的城;她的城也与马家的祖地很近很近。
钱国公城距上唐很近且大,境内有座大山虽然不出什么特别的草药,但是平常九黎的药草是应有尽有:说这城是为钱天佑的,不如说是为墨随风准备的——就看这两天墨随风的奸笑,也知道他同钱天佑一样乐在心中啊。
一座城加上临近的土地,虽然说是国中国就太小了些,但比个庄子要大上多少倍?年年会有多少收成?紫萱忽然间心头去掉了一个极大的负担,在她的城里和文昭生活下去,不管多少年都衣食无忧啊。
除此之外给紫萱、水慕霞、晋亲王和钱天佑一人一块祛百毒的东西,也看不出是玉是石来,是九黎人的秘制。马家人说这种东西五十年才能弄出一块来,所以就算是在九黎那也是最为珍贵的东西,就算是九黎的王族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而这次出使九黎的正使黄大人,九黎的大臣们齐齐的把他忘了,不管是什么好处半点也没有给他。
其它的东西比如各种毒啊药啊之类的,那也不比以上几样价值少;但是好东西太多也就显不出其好来,尤其对于爱钱的紫萱来说:她自在丁家醒来,天天都处在缺钱之中,当然是对银子有种莫名的执念。
文昭和璞玉当然不用再躲着藏着,被接到了王城中和紫萱住在一起;虽然赎人的价钱谈妥了,把痛了已经有七天还依然中气十足的国主夫妻还给九黎,但是事情还没有谈完:后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