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的院落都买下了,按照东南西北的不同,把园子做了大的划分,又在东南西北各区中按照不同地域的风格修建了很多不同的小院落。
大周朝迁都于此城不久,富商年迈,将花园卖给了当时的珍国侯爷。珍国候也是喜欢园林的人,穷其一生,不断扩建这个花园。但是珍国侯府从先帝时代就开始凋零,三代都只有一单传,到了本朝,只有一女,出嫁之后,珍国夫人觉得自己住在一个偌大的园子里太过空旷孤寂,而且养护院子的费用颇高,就有意将园子转让,自己搬到南城的一个小院子去住,这样离出嫁的女儿家也近点。当初珍国夫人想将园子出手的时候,因为心疼丈夫一身的心血,所以想找一个有品味,懂好物的买家,免得糟蹋了东西。所以并没有放在市面上大卖。只想找人放给一些她觉得合适的人。当然跟她园子紧邻的百花堂的少主子是她的首选之一。
和这个院子紧邻的是很大的苗圃,百花堂在两年前买下那块地作为城内的鲜花工坊,专门用来种植一些名贵香料,同时也是一些名贵花木从外地运来,发售出去之前集散和转土的地方。
苗圃的另外一端是紧邻着水月庵,庵堂的尼姑看重百花堂是扶弱之地,所以很是帮衬百花堂,大家相处得很好。水月庵的主持因空师太和珍国夫人的交情很好。所以当珍国夫人告诉她想将园子卖掉的想法之后,她便第一个来找他们。
最开始他们是想过把它作为苗圃的进一步扩大,但是实地看过之后想法变了,这么华丽的亭台楼阁,奇花异草,单是拿来做花圃,简直是浪费了,反正京城原先的青木社地方狭小,于是他们自己盘下这里,变成大的青木社,提供给茶客游玩,同时百花堂可以用这个大院子作为花圃和作坊。新杰的月华轩在京城,咸阳,洛阳和杭州这几年的生意都很旺,积累了大量的现银,正在想再开分店或者是做别的,这正好是一个机会。于是大手笔地砸了来。
盘下来之后,略作修缮,把其中大的院落配置成可供独立出租的聚会场所,亦有很多小的厅房改做小的包间,供三五知己聊天喝茶。将原来前院的大客厅,变成普通的大开间,摆上一些桌椅,供寻常客人在此喝茶。院子中水池是引自从龙潭寺流经苗圃过来的活水,在池塘里不仅有观赏的鱼,也将一些僻静的水域用竹闸隔断用来养各种食用的鱼,可供这里的客人即点即烹,甚至有兴趣的可以即吊即烹,多出来的还可以供给月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