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异日浮花> 卷II-14 洛阳之行(I)(中)

卷II-14 洛阳之行(I)(中)(1 / 4)

+++++++++++++++++++洛阳之行(I)(中)分界线

鹿鸣书院坐落关西,在学术上也有些见地,王泽民本人为人师表在公众面前的谦谦君子之风也为文人接受,但毕竟他在学术上独到的见解不多,立书论说上并不见得出彩,却很会揣测各种考官的风格和命题,教出来的弟子倒是大多中规中矩,都较信服王泽民每次对主考官的分析和所出之题的破解和指导,造成了连续多年关西出仕子,高中人数多于其他府县的好成绩。大批弟子借此入朝为官,因入朝子弟不少,文人都重出处,书院的名声鹊起为他们在官场走动增加门面,更多的书院的学子入朝,也成为彼此膀臂,从而大家就更愿意帮着书院播名。王泽民也愿意借这些弟子之手助他创出大儒的名声,故而在一众师生的努力下书院名声捧得更上一层楼。如今俨然关西书院翘楚之势,王泽民也被一众人等逢为了关西清流之首。

鹿鸣书院的寒芳诗会,在关西每年也算一件大事,周围的士子文人聚集,乡绅有头脸人家的才子佳人往往以收到请柬为荣,说明自己的才艺为鹿鸣书院首肯。这些年来唯一例外的就是唐家以及跟唐家新一代公子们交往的一批公子哥。鹿鸣书院是清流,唐门是江湖一员,是武将世家,是皇亲国戚,是生意遍布全国充满了一屋子铜臭味的商贾。在王家人眼中,认为唐家的人骨子里是粗人,即便是跟他们走得近的很多公子哥儿也都是纨绔粗人,与其走得太近,有损鹿鸣书院清流之风。故而十二年来,寒芳诗会从未向唐门送过请柬,即便咸阳城中很多人说唐家大少,三少和九少的琴棋书画在关西难有人出其右,但是鹿鸣书院都假装不知道。唐家人也从来不介意,唐家的人有太多的事要忙碌,要做的事情太多,没有闲情逸致来在意这些虚名。

可是今年第十二届寒芳诗会却不同,鹿鸣书院不仅给唐家这一代的家主送出了请帖,还专门给从京中回来探亲的三公子送了请柬。很多人都在猜想是不是鹿鸣书院在京中的弟子得到什么消息,通知了恩师,为了大家的前途要拉拢三公子。比各家家主更加激动的是那些因为有才名收到请柬的各家小姐。虽然寒芳诗会男女不同坐,女子自由王家的女眷招待。但是赛诗和斗才艺却是同在花园,只是分席而坐。无论家中长辈如何看待这个风流的三公子,但是三公子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是不可否认的,自从他在咸阳知府宴上救了大家之后,在场的大多芳心为之萌动。他将出席寒芳诗会的消息一出,咸阳城内的脂粉店生意都旺了两分。

另一则让众位公子心动的消息是,唐家收留的白姑娘也收到了鹿鸣书院的请柬。据说王家大公子王恺和妹妹在咸阳城朋友的店中看到了白姑娘为唐家老太太定制衣裙的草图,且不论设计是否精巧,单是画技和那一笔苍劲有力且洒脱飘逸的字,在关西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