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说皇上现在已经成年,应该归政于陛下了。可家兄就是不放心,说陛下年纪虽然大了几岁,可依然是孩脾气。看过了三十岁以后,能不能放手,让他独自打理朝政。”
果然是为杨骏当说客来的!
照他那意思,杨骏还是千古的大忠臣了,有若诸葛亮当年写《出师表》的苦口婆心和赤胆忠心。
杨济又说“微臣在家的时候,也一直劝家兄征大司空和大司马入朝辅政,自己退身避之,免得有外戚干政的嫌疑。可是家兄总听不进去。”
他说这话的时候,面色忧戚,态度也极为诚恳。让我有点疑惑,这杨济,是不是已经认识到了外戚干政的危险?搞不好就会像汉朝的窦家、霍家那样,虽然显赫一时,最终却落得灭族的下场?
又絮絮叨叨地罗唆了好久,杨济才起身告退。
走的时候,又提起了辞官的话,皇上自然不可能轻易答允。为安抚他,皇上亲自出送,再三抚慰。
因为这不是小事,需要跟齐王他们商量后才能做决定。而且,即使只是出于虚伪的客套,皇上也只能温言挽留。
到底是舅舅,不能他一说请辞,皇上立刻就说好,那你快点滚吧。
虽然皇上和我都非常想那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