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和仙人一般吧,陈俏俏暗地里想,似乎和宋子墨相比,样貌上还稍稍逊色,不过皇家子弟,自有他与生俱来的气势。
吴荣王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他对这样的溢美之词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却没有再和叶大人说话,而是把矛头指向了银大人,“刚刚本王听见银大人说皇上对王安石十分敬重,这话是这么说的本王怎么听说皇上对他颇为厌弃”说罢,犀利的望着银大人。
吴荣王对于这银大人十分不满,这横空出世的人物根本就不知道来历姓名,却被皇帝万分的看重,皇帝甚至准许他带着兵刃上朝,这份信任就是他这个皇弟恐怕也不曾享有。而且这银大人回京之后,惩治了好几位官员都是吴荣王麾下的得力人物,这让他感觉到了危机,此人是不是皇帝用来对付他的左右手
因为高太后对吴荣王偏爱,当今皇帝对吴荣王也十分的忌惮。虽然表面一团和气,其实暗潮汹涌。
陈俏俏是学过历史的,这王安石变法会失败和这高太后和吴荣王有莫大的联系,怪不得他会对出言维护王安石的银大人怀有敌意了。
所谓新政维艰,元丰改制变法虽然在前一阶段取得胜利,但守旧势力的攻击并没有停止,特别是随着变法的逐步深入,触及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越严重,守旧势力的进攻就越猛烈。
在这种情况下,神宗开始左右摇摆,他希望在平衡各派势力的情况下,勉力维持新政。熙宁七年春,天大旱,久不雨,朝内外守旧势力以“天变”为借口,又一次掀起对变法的围攻。这一次围攻得到了仁宗曹后、英宗高后和神宗向后的支持。以太皇太后曹后为首的外戚参与反对变法,不能不对神宗产生巨大影响,这是因为英宗、神宗一系实非仁宗嫡嗣,只是由于仁宗无子,才把英宗选为皇储最后继承皇位,所以仁宗的曹后和神宗之母高后对神宗有较大的威慑力量。
神宗由是开始动摇。当王安石对所谓的“天变”据理反驳时,神宗不再听从王安石“天变不足惧”的解释了,相反他认为“天变”不是小事,是因人事不修所致,“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四月,神宗终于在曹后、高后再次流涕,哭诉“安石乱天下”的情况下,罢王安石相,改知江宁府,使变法遭受挫折。熙宁八年二月神宗重新起用王安石,但随着守旧派势力的增强,变法派内部意见的分歧,神宗对王安石信任的程度大大降低,“王安石再相,上意颇厌之,事多不从”,变法不能推进。熙宁九年,天上出现彗星,守旧派又以“天变”对变法提出非议,神宗更加动摇。他对王安石说:“闻民间殊苦新法”。十月,王安石不得不复求罢相,出判江宁府。
两宫太后之所以如此顽固,和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