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鸳鸯阵的灵活。
大阵第二线包括近卫旅的两个营,左侧为近卫第一营,右侧为近卫第二营,陈新直辖的第六营第一千总部加强到了前阵左翼第二线,归属前阵左翼指挥,作为左翼的预备队,同时防御转子山西侧方向,防止建奴骑兵从转子山西侧通道突袭后阵。
登州骑兵营下辖四个骑兵千总部、两个龙骑兵千总部和一个直辖哨骑队,合计六千八百人,为了调动的灵活姓,军令司临时整编为两个骑兵营,各下辖两个骑兵千总部和一个龙骑兵千总部,骑兵第一营部署于地形开阔的前阵最左翼,骑兵第二营则由陈新直辖,布置在后阵左翼。
登州镇摆出了一个两线部署的厚重阵形,前阵第一营、第六营第一总、骑兵第一营归属为左翼,指挥主官为第一营营官范守业,第二营、第三营为前阵中军,指挥主官为辽南第一旅旅长郑三虎,第七营、第四营为前阵右翼,指挥主官为第二旅旅长朱国斌。
后阵为近卫旅,下辖近卫第一营、近卫第二营及近卫骑兵千总部,指挥主官为王长福,担任全军预备队。剩余的骑兵第二营、战斗工兵连则由陈新直辖。
经过前锋的争夺,登州虽然丢失了二台子村,却控制了左翼重要的转子山村,右翼有徐山作为支撑点,中路的王家屯则在争夺中,在开局取得了一定的地利,基本达到了陈新主动选择战场的目的。
双方都是这个时代的强军,布阵进行得很快捷,一面面认旗出现在对方视野中,崇祯八年九月九曰巳时二刻,两军主帅认旗互相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