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 美国登月(2 / 3)

但是仍有网民认为妖言惑众。

看着直播画面和兴奋的解说,田小明面色感慨,这是美国第二次载人登月啊。

运载火箭已经飞向月球,很多人记得太空集装箱不用很多时间就能到,可是美国人的火箭慢的看直播的人都等不起了。

第三天,傍晚喝玉米粥的时候,夏娃提示他美国人登月了。

光屏打开,美国的直播节目,环绕着月球的飞行设备。

在主持人的解说下,甚至还有动画演示,让观看直播的人清楚登月是怎样一个过程。

画面中飞行设备竖立起来缓缓的落下,底部多个喷射孔维持下降的速度。

最后,田小明听到了欢呼声。

不同于几十年前的临月模式成功了。

夏娃介绍了这一原理,实际上这就是飞船最原始的雏形。

画面拉伸,一个小门户打开。

臃肿太空服的两个美国宇航员走出来,一蹦一跳的开始探索。

其中一人拿出国旗,插在不远处的空地上。

他们回头冲着运载火箭摇摇手,因为拍摄的镜头在火箭身上。

他们拿出设备开始对附近的环境分析,确保他们在未来两天的时间里不会碰到麻烦。

之后两个宇航员回到火箭舱。

打开帽子护罩他们能说话了,对着内部的镜头喋喋不休或者哈哈大笑。

这段视频传到了全世界。

尽管对比火星基地很遥远,不过热情的人们还是纷纷给予笑容和掌声。

这才是人类自己掌握的力量。

田小明目光复杂的看着直播,夏娃告诉他美国这次登月就是完善资料,舍得花钱不怕损失五年内就能完成载人火星项目。

但是登月的人能回来,落到火星上的人就很难了。

这里最大的问题是燃料不足,火星的重力大于月球更难以脱离,再者就是地球距离火星九个月时间,回来的口粮都不够了。

接下来两天,美国宇航员在月球和舱内完成一些实验项目,然后再设定的时间返回。

再看运载火箭下面一阵红色缓缓飞了起来。

很轻松,月球的重力比火星小太多了。

看到运载火箭来到月球轨道,懂得原理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美国宇航局更是欢呼起来。

田小明面色复杂,他知道美国这次登月成功了,接下来美国欧盟日本的合作信心会更足,在火星农场主的压力下大踏步的发展航天事业。

美国西海岸。

回归的两名宇航员被救起来。

之所以这次没有火箭竖立的方式降落是因为燃料不足了。

地球的重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