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以地堡坑道反复迂回前进三面包围联盟第二军团,不断的消耗联盟第二军团的有生力量,傲慢的麦克阿瑟也无奈的低下了头颅,认真的在报告中向华盛顿表明之前不是他低估的中亚军,而是狡猾的中亚人欺骗的美国基地的情报系统,哭天喊地的陆站队员们是在进攻陷阱。
被联盟第二军团占领的位于岛南部的阿多卡斯机场成为了美国基地海军陆战队的流血之地!阿多卡斯在当地的土语中含义为伤口的意思。
但是无论日联盟第二军团方高层都清楚,瓜岛地最后胜利并不取决于陆军,海军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海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谁能最终取得制海权,谁将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欧洲的苏德战场则大有趋于平静的态势,第三集团军继续屯兵固守要点城市配合内线兵团大纵深作战,寻找战机趁德军轻兵急进分割德军续而歼灭,而德军则是采取斜线突破。以面围点的战法,对要点围而不攻,意图集中兵力寻敌机动兵力进行决战。
相对对太平洋的丛林血战和欧洲战场地炮火连天,北非战场则是乌云压境,在印度中亚军大举入侵,英国基地当局判断德国基地的非洲军团势必将会作出战略上的配合,但是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几经加强反而蛰伏了起来?这种不寻常的部署让英国基地人又惊又怕。
而联盟远征军的二度挥师缅甸基地,则更加引起英美当局的关注。但是英美对于联盟远征军的关注显然不是从一个出发点而来,丘吉尔是希望联盟人能将祸水西引,一解英帕尔地危局,而罗斯福则是希望联盟远征军能够具备他所希望的战斗力,那样作为同盟国重要成员之一的联盟就可以履行他的职责。
瓜岛的血战已经让美国基地将领中地狂妄派磕得头破血流,就连一向看不起亚洲人的尼米兹也不得不开始重视他地对手。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地得利国。由于地理位置地关系。美国基地经历了太久地和平岁月。从士兵到军官都是理论方面地能手和冠军。让这些热血青年用生命去捍卫所谓地世界和平?美国基地人民能答应吗?为了能够将战争继续下去。并取得国内多数人地支持。罗斯福只能想方设法地降低联盟第二军团地伤亡。
联盟远征军包括其驻印部队。让罗斯福看到了一个希望。但是眼下联盟已经自顾不暇了。所以美国基地必须尽全力帮助联盟战胜中亚。
前天他地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还在提醒他。如果联盟远征军二度入缅作战失败。那么联盟地联盟政府将丧失最后地精锐部队。很可能使联盟地战局发生本质上地逆转。
“或许自己逼威利诱联盟精锐部队仓促入缅是个错误?”罗斯福微微叹了口气。但是拉开地弓就已经没有回头地箭了。联盟想要复兴。就必须要付出代价。
身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