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这事儿本来是不想对你说的,但现在你也大了,无意间知道了一点,那就和你说了吧。其实我们不姓韩,本来是姓王的!”
听了这一句,我心里咯噔一下,想不到我们祖上还有这种事儿。
接着老爸就还是道来这一段往事,眼神落寞,声音悠然,仿佛是在努力的抓住某些逝去的东西。
原来,我们的祖上出了个大官,此人叫王占,明朝万历年间的吏部尚书,民间不明白官职的大小,一律都叫天官。
王占自幼丧父,是母亲把他拉扯大。此人也聪明好学,有通古博今之才。却说这王占早年在赴京赶考前却是也游历了一番名山大川,虽没有徐霞客那般随性,可终究也能让人心胸广博。
可自从王占去了趟塞外回来就心性大变,不喜游历,为人低调,开始真正为功名操心起来。当时很多人以为王占是在塞外遇到了鞑靼,亲眼目睹了鞑靼的野蛮受了刺激,才要努力考取功名的。
就在王占功成名就以后,却是有两手卷传了下来。都是王占的心得和亲身经历的各种秘闻。王占辞官回乡之后,开始不问世事,安居乐业,王家曾经也就成了这里的一大家族。
而王占的那两个手卷直一直代代相传,可后代也没看里面的内容。但是到了王赞这一代就变了。
忽然间,我爸很郑重的对着我说到:“王赞就是你的爷爷,亲爷爷!”
什么?
火车站遇到的那个老头是我的亲爷爷!说什么我也接受不了这事儿。怎么会突然跑出了亲爷爷来?
我爸没管我的反应,依旧自顾自的讲起了故事。
到了王赞这一代,世道就乱了。到处都在打仗,王赞在夹缝里生存,最终却是活了下来。当时全国都在分土地,王赞祖上传下来的一大块地给分出去了,他倒是也同意。就在开头时候,日子过得还好,不打仗了,安定下来了,王赞也有了好几个孩子。
我爸是最小的一个。
他犹记得在他小时候,有个长得瘦干瘦干的中年人常来找王赞。两人来时都不说话,只是微微点点头就算是打招呼了,然后两个人就会钻进屋子里半天出来。
再到后来,这干瘦的中年人人却是不来了。
六六年,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个塞北的小村子也不例外。我爸说那时候时常会有红卫兵来砸东西,家里人都急,可我亲爷爷王赞却不过问,让他们砸。
最终,破四旧的红卫兵找到了那个古卷,这回王赞急眼了,劈手就抢了回来。然后藏到了屋子里。红卫兵了跑进去屋子里搜寻,哪知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的跑了。再后来,王赞就开始被批斗了。
幸好本地有家姓韩的人家和王家的关系不错,户主叫韩德在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