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尽然,只能说是吊在骑兵的后面,不被甩掉而已。
徐荣见状,也没有再催促。这支军队,是经他手训练的,骑兵自不必说,凉州骑兵在大汉十三州里面都是久负盛名的。步兵则不一样了,再凉州以骑兵决胜的环境中,较少出现,也不是说没有,只是少而已。
毕竟在平原上面,步兵没有骑兵那样的速度,是个无法扭转的硬伤。可徐荣完全没有放松过对于步兵的训练,他认为,光靠骑兵,是打不赢一场战斗本身的,还需要与步兵的联动,才好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势。
练兵,先从锻炼他们的行军开始。在有必要的时候,步兵即使跟不上骑兵的前行速度,也必须赶到指定的地点才可以。
现在做到这样子的情况,徐荣知道,已经是极限了,再继续训练下去,不可能更好。不过,他现在必须压榨出这些步兵们的潜力来,再又有一队斥候前来报信,令他加快行军速度的情况下他完全不敢留有余力,直接放开了行军的速度。
骑兵的速度还是有所限制的,至少不可以把速度全部放开,否则会与后方的步兵脱节。即使再赶,徐荣也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戒心,预防出现的意外。否则如果这时候敌人来袭的话,打一个时间差,骑兵与步兵不能相互援助,那么势必会有所损伤。
带军如行舟,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种谨慎操舟的状态,根据水流,情势来选择方式方法。为将者,考虑的不可能只是单方面的问题,应该去顾及全局。
唯一让徐荣心有疑虑的是,前方的状况真的已经那么的糟糕了?李儒徐荣还是知道的,谋略过人,带兵也不比他差,真的情况这么糟的话,那么对手就十分可怕了!
徐荣策马,远离了步兵的队列,追赶着前方的骑兵。他不担心这些士兵会有偷懒,跑不动的,以他治军之严,那样的士兵,早不知道多早被扫出军队之外了。
李儒在心建的营地当中抬起头来,此刻已是午后时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林中得空隙上。
营地里面开始忙碌起来,一排排躺在地上的骑兵,各个都是脸色发白,一脸的疲惫不堪。短时间内,他们是没有任何的战斗力可言了,连体力都差不多耗尽了。
李儒是知道他们拉了多久的,那种拉到什么都拉不出来,还停留在原地蹲伏着一动都不敢动的状态,对于任何人的身体与精神来说,都是种极大的考验。这可不是训练有素可以避免的,军队训练也没有去训练怎样让人更善于拉肚子,在拉肚子的时候怎样便于节省体力。
这些都没有。直至现在,还有一些人继续蹲伏在树林当中,不过位置很远,而且在下风处,避免产生的恶臭被风带进营地里面来。
现在营地里面又开始煮粥,给那些拉得全身无力的骑兵们进食,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