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的理论知识,没有亲自上阵的经验,可他必然是不差的。差就差在,赵括第一次领军作战,遇上的就是已经不知道在军伍中混迹了多少年的白起,这才被按着一顿打。
换成其他的文官,遇上白起死的速度只会比赵括更快,不是白起的话,他们死的速度依旧是飞快。更别说这些人里面,还有一些人对蛮夷是充满着上朝中人的骄傲的,想着一些礼仪教化的问题。
在一个拿刀子的人面前跟他讲道德?舌灿莲花,说得再好行都没用。人家手里面有刀,说不过你,把你砍死再容易不过了。
军中,正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战争,更是这样的一种互相对抗侧过程,不是你死,就是他死,想要活下来只能够让对方去死。要是自己死了的话,不仅你死了,整个国家的国土都会沦陷,男人被当作奴隶,女人被当成玩物,凄惨的结局。
不少朝代都是这样子的结局的,要是如同秦汉这样子军功为大的话,又有多少的异族可以将你打趴下?事实上,整个西汉一朝,处了一开始刚刚立朝的时候匈奴势大之时选择了发展一波之外,到后来,基本上是属于哪里有架打,就去哪里大的状态。
国内一群人嗷嗷叫要去给那些蛮夷教训,因为战争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一个机会!这样子的王朝,那些异族祈祷着不要被盯上都不错了,又有谁敢来摸老虎的屁股?
包括有些文人在了这时候的主张,也不是后来的什么教化之类的。是有些人,根本没有把异族当成人去看,只把他们当成那种路边的阿猫阿狗。大概是类似于衣着华贵,吃喝不愁的那种夫人,对于流浪狗的一种仁慈吧,让他们说出让异族自生自灭,不要去理会他们的话来。
换成后来的那些文官,文人来到这个时代,话可能说了一半,都要被人砍死,还不会有事的那一种。不仅皇帝要砍他,每一个军功家族也不会落后,包括一些文官也不例外。
儒家的老祖宗孔子,都是拿着剑把少正卯给杀了的!在距离春秋还没有过去多久的这个时代里面,别小看儒生,许多儒生都是一边读书,脱下儒服之后拿起剑来也是可以一怒杀人的存在。
更别说班超这一些人了,投笔从戎着不计其数,他们做出的事情,甚至比一些武将来得都要狠。
开彊杀敌,这是任何一名武将都不会拒绝的,吕布也一样,包括如同曹操这样子的人,如果有机会,他也同样毫不犹豫会选择这一种。可以说,那一种征战的战争因子,深入了这时候人们的骨子里面。
战争对于那些异族带来的可能是血与火,给他们带来的,却是无数的美好未来!比起被其他人揍,这些人选择的是去揍别人,把掌控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以吕布在鲜卑人身上取得的那些军功,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