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董太后今天有和刘协谈过这样的一次话,也不会知道谈话的内容。
虽然这一座田庄属于董卓,是他就的地盘,可他真的没有试图在董太后的身边安插任何的眼线。整个宅院里面负责服侍的那一些人,全部都是跟随着董太后来到这里的宫女。
这些宫女都是老面孔,是董太后从皇宫中带出来的,因此里面出现了什么生面孔,那是一下子会被察觉得到的。董卓知道这一点,便没有去做这往子明显会被发现的事情了,没有任何一点的意义。
再者说来,对于董太后与刘协,董卓在意的是他们的身份,而不是其它的东西。是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会在他这里受到重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的话,董卓根本不会在意刘协与董太后的死活。
一个老妇人,一个少年,又怎么能够在他的手掌心之中翻了天去?并且,现下董太后与刘协,可以依靠的也只有董卓一个人了。由于这些原因,董卓才没有选择安插眼线。
他要的只是人,至于他们有什么想法要做什么,是合作还是拒绝,这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他手里面的少年是皇子,老妇人是太后这就行了。
董卓不太在意这些旁枝末节,一般负责这一些的也都是李儒,这也是少数李儒没有那些谨小慎微的时刻。他与董卓的想法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只要刘协与董太后在手中,在他们的控制之中就好。
不管刘协与董太后想的是什么,要做什么,总归还是要看他们的,不能够跟随着自己的心意而来。而且,在这时候表现出忠臣良将的一幅表象出来是很有必要的,最起码要让他们感觉到亲切,这才好为接下来的行为做一些铺垫。
哪怕是谋划被识破,李儒也觉得没有任何的改变,不会出现不可挽回的变数。反正不管刘协与董太后是死是活,他们的谋划都不会落空,区别只是死了的刘协与董太后会让他们比较麻烦一点,也有可能使事情超出掌。
不然在李儒看来,究竟皇子与太后,也都还是人,只不过身份比较高而已。刨除掉他们得身份,只是一个少年,和一个老妇人,与路上那些随处可见的平民百姓一样的模样。
普通的百姓是人,他们也是人。普通的百姓会死,他们也会死,并没有什么不同。反正他是不会对此有任何尊敬之意的,仅仅是因为祖辈的余荫,就可以享受到其他人可能几辈子都享受不到的荣华富贵。
这太过于可笑了。
对于那些士族,李儒没有好感,对于皇族,他的好感也是一样寥寥。至于尊敬?能够值得他去尊敬的只有那一些有着作为的皇帝,只不过这些皇帝都死了。
宅院外,该守候在各处的暗哨没有放松过。这些人都是徐荣精挑细选出来的人,属于那一种对任何执行力度强,不会在任务进行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