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将这充满着小调色彩的大调演奏出大调色彩的感觉。
就像舒曼曾在这首作品的解释中说的那样——‘这首叙事曲的形式、特征与肖邦的初期作品全然不同,应该说是最具有独特性的创作。’
瑞琪儿在演奏中没有加入定点的激烈戏剧性,她只用华美的音色偶尔对长乐句进行一下点缀,仅此而已。
但音乐表现出了强烈的抒情性。
不同于俄派钢琴的民族性抒情,瑞琪儿单纯的就相像是在叙述一段爱情故事。
尾声出她以坚定的终止和弦收尾,干净利落。
给台下听众留以了足够的幻想空间。
接着她开开始下一首作品的演奏
钢琴艺术在米国崛起是比较晚的。
但作为二战胜利国,它的钢琴崛起却是非常快的。
二战后,以弗兰克、贝弗利起、舒尔、马斯塞罗几人为代表的米国钢琴开始在世界舞台展露头脚,他们在世界范围内都获得了极大的赞赏,甚至被认为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他们建立了米国钢琴的新秩序,一种叫做现代流派的钢琴学派也因此诞生。
这种流派的包容性极强,在现代流派中可以窥见到钢琴个个时期钢琴流派的影子。
在这种流派下,米国的钢琴家一批又一批的被盛产。
一代又一代的的传承发展让现代流派钢琴几乎有超越所有钢琴流派的趋势。
直到今日,米国青年钢琴家们已经有了他们的个性标签。
他们演奏倾向以炫耀音色为演奏基调,追求明朗的音乐变化为核心。
现代流派比俄派更加主张声音的美学色彩。
瑞琪儿便是这年轻一代最富有个性的现代流派演奏选手。
在第三首圆舞曲的演奏中她将旋律音音色的发展变化使用到了极致。
音乐开阖与乐曲的格局都不大,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微观世界里的秘密花园。
瑞琪儿这种处理肖邦的方式或许乍一听对比老一辈的录音来说有那么一点小家子气,但却很容易将人带入其中。
她像是用一种明确的态度在表达‘不同时期的人们应该呈现出不同的肖邦审美趣味。’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演奏方式。
伊万诺夫用纯粹的传统俄派钢琴试图重演俄派老一辈演奏家的辉煌场面,杜乔企图用浪漫深情诉说肖邦情怀而打动听众。
二者本质上还是局限于一种演绎自我。
而瑞琪儿的表达在引人思考,她在音乐中以肖邦的角度在向世人发文——‘肖邦高度主观的艺术风格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下?’
她的问题就在她这轮的作品中,总能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