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是无人驾驶汽车,不过这次我不想太赶,太累了。”管明不做什么掩饰,他的开发周期很短,无所谓保密不保密。
科技是互通的,就好像管明参加《对话》节目中说的那样,即便外表看似区别很大,但内在还是有联系的。
飞行器可以无人驾驶,汽车也可以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动机不需要那么大的功率,但智能系统还是削弱,更确切的说,飞行器和汽车的智能系统方向不同。
在没有双星的干预下,飞行器的智能系统需要对周围立体环境的检测,其中包括风速、地面情况等等条件的判断,考验的是综合能力。
而无人驾驶汽车的话,倾向于对地面的判断,比如说前后车忽然加速减速转弯以及突然有行人乱入等等,对立体的判断相对较弱。
但这里的强与弱都是内部比较,起码管明有信心,即便是911再现,无人驾驶汽车也能绕着世界贸易中心跑好几圈而不被坠物砸到。
“无人驾驶……的确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缓慢的点头,钱君浩也认为这项值得下功夫的科技。
不过他和管明想的不一样,他想的是在军事领域。
科技的发展,带动着未来战争的不同。
现在不比以前,人命都精贵着很,而且高科技带来的威力也不是人数能叠加出来的。
海湾战争中就能看出来,不到50天的战斗,66万比88万,结果还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赢了,把伊拉克按在地上摩擦,都出血了的那种。
人多人少在未来战争中的影响不算大,但科技对战争的影响太大了。
无人驾驶汽车,如果发动机厉害点,是不是可以弄个无人架势坦克,然后每个坦克上只配备炮手就好?
在往深入想一想,如果一辆坦克从开车到开炮都可以无人控制,那未来战争将会是什么格局?
从飞行器到汽车,管明这边是不是能再开发出适合潜艇、船只的系统?
为什么国人在国内活的好好的,偏偏去美国,甚至最后可能是要饭又或者怎样,说白了,还是美国武装力量强大,经济发达,虽然美国不可能吊打全世界,不过单打的话,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强大。
如果管明在军事领域上取得重要突破,那中国还真有取代美国地位的能力。
前提是,管明真心会在军事领域上做出贡献。
这不只是钱君浩的担忧,实际上,上层对与管明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爱因斯坦牛不牛?牛,非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