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管明借此研究出人脑芯片,然后双星并没有停歇,而是继续攻略生物计算机。
最后,在前段时间,双星终于把生物计算机给功略了!
不过这个攻略只能用‘一定程度’来形容,因为这些都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属于图纸层面上的。
不过以双星的计算量和以往的战绩来看,只要搞定了图纸,那就意味着只要有相关原材料,拼装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当然了,即便如此,也是需要管明亲自把关,包括对图纸的审核。
而这次的网络卫星中的超级计算机,管明准备使用的就是生物计算机!
“老板,现在是否拼装网络卫星上的生物计算机。”双星没有声调的声音不大不小,提示着管明。
“现在开始吧,整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移步,管明穿过三道金属大门,最后隔着玻璃墙,看着前面那如同生物、化学的实验室。
各种试管、水槽密布,带着温度、压力等讯息的监控仪器,以及各种用途不明的液体与生物器官,如果管明愿意的话,他甚至能制造出胎儿所需的羊水!
“预计需要48小时,对营养液的调配与检测耗时……”双星平淡地介绍着所有工序,但玻璃墙对面的机械手臂却没有一丝停顿与迟疑。
精准地摄取少量营养液,然后全方位检测,同时打开一个类似冰柜一样的储存箱,寒气如雾一样散开,里面密密麻麻塞满了圆柱形金属罐,双星取出其中一个,而这,则是生物计算机中最重要的一个点,人造DNA!
人造DNA与人类DNA从大方向来看是同一个事物,然而对生物计算机而言,还是人造的比较好用,因为生物计算机不需要如同人一样具有各种基因,甚至再仔细一点来说,DNA、细胞也都是能进化的,同时也有无限方向地进化。
或许现在的管明在研发生物计算机的时候需要特意人造DNA,但未来技术更先进后,说不定只需要提取人类、动物的DNA就能搞定,甚至管明再‘上帝’一点的话,他完全可以‘创造’出一个具有生物计算机功能的生物!
“这次的材料除了拼装一个网络卫星用的生物计算机外,剩余的全部使用,能做出多大的生物计算机?”管明双手抱肩,思考了一下,问道。
“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能培育出32.5KG可用DNA。”双星在一瞬间给出答案。
32.5*2=65斤。
“还是太少了点,下一代生物计算机的研发时间能预计么?”揉揉太阳穴,管明有点头疼地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