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的概率无限低。
但管明放心,并不代表其他人放心,比如说和这次月球采矿相关的技术人员,包括中启明以及国家的一部分科研人员都齐聚沪市,一起和管明商讨关于月球采矿方面的事情。
可能是知道管明的兴趣爱好极易发生偏转,所以大家都跑到管明这边,天天聊这些东西,试图让管明的注意力放在月球上。
毕竟可控核聚变是目前科技领域中最值得,也触手可及的技术,是值得很多人为之奋斗一辈子的技术。
面对这些年龄比自己亲爹还要大的老爷子们,管明也不好说些什么怪话,毕竟这已经是人家最大的诚意了,根本不需要管明去外地出差,而是老头子们亲自上门。
也就是管明技术上实在是太优秀了,否则真就是汗颜,管明终究还是个小辈,他虽然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这一幕的发生,但岁月这把尺子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年龄也是值得尊重的,更何况他们本身就是值得被尊重的老爷子们。
“月球引力是地球的1/6,建设一个地下采矿点会不会太繁琐、太不安全了。”管明看完手上的材料后,说道。
“问题是现在不只是繁琐不繁琐、安全不安全的了,你也看到最新的资料了,谁也没想到外国那些人会这么无耻,目前对咱们而言,保密才是最重要的。”管明对面的一个老头子摇头说道。
月球采矿这件事不是秘密,但设备、技术却是要保密的,曾经设想过外国组织会有窥探这方面技术,但无论是管明还是国家,都没想到外国这些人会这么无耻!
拥有月球车的国家,直接将月球车开到火箭着陆附近,进行近距离拍照,月球卫星也都盯着那一块地方看,不只是为了看国家在这方面的进度和表现,更多的还是希望通过已经成型的产品进行反推,试图找到可以山寨的机会。
通过对机器人的观察,能推断出机器人的运动方式,内部几个必备的模块乃至机械臂受力情况,考虑到重心问题,也能大体推算出内部配重问题。
通过尘埃厚度,能推算出机器人总重量,通过外部观察,判断机器人大概拥有的能力等等。
这还只是机器人,如果再算上以后会将会有的氦3初加工工厂以及原计划中的小型仿星器,那真就是被一眼望穿。
“那将采矿点建设成类似生态圈的半圆形矿点如何?”一个老爷子思量很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是真正的生态圈,而是那种半扣不透明的装置,不需要额外的氧气,然后开采点设立在生态圈内部,在里面向下挖,未来的氦3将会来回运输,每次飞上月球的时候都运上一点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