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 第一百七十六篇 初显身手一

第一百七十六篇 初显身手一(2 / 3)

仰,并说自己对佛教如何的信仰,对佛门如何的亲近,希望有朝一日大师能发慈悲,来教育自己。

李国英不愧为清朝政府一位有胆识有谋略有德行的封疆大吏,他很快得到了破山的好感,使之成为盟友。

但是,破山的这种变化,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现实的需要。反清复明运动已持续二十年,战火的侵扰使巴山蜀水成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世界。

出没于川东地区的黎东十三家和出没于滇黔地区的永历政权的其他武装势力,虽然均以反清复明为旗号,但实际上不过是占山为王,纪律松散,各自为阵,胸无大志的散兵游勇,在清朝大兵压境之际扼险自保,也只是作垂死的挣扎罢了,况且他们中间,烧杀成性的有之,为利忘义的有之,腐化堕落的有之,投降变节的也有之!

他们自身的腐败和内部的倾轧足以使其人和斗志丧失殆尽,由这些人来担当反清复明的民族大任,其成功的把握是可想而知的。即使侥幸获得成功,除了祸国殃民,他们还会有什么能耐?从弘光政权、隆武政权到鲁王政权,一个个短命的南明王朝其腐朽早已大白于天下,路人皆知。

而永历政权虽以广阔的西南为根据地,坚持时间最久,生命力最强,但其中激烈的党争,不断的内认亦昭然若揭。

日落西山,气息奄奄的气象预示着它的寿终正寝之日也行将不远了。进出双挂堂的游僧信徒们频繁来往于西南各地,种种信息的综合,使破山越来越感到反清复明不过是一场无法实现的梦,相反,持续的战乱则只能增加人民的痛苦和社会的灾难。

久乱思治,祈求和平成为破山晚年的强烈愿望。由此,他逐渐由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积极的民生主义者,他以关怀、慈爱、保护人民为己任,在给李国英的诗中有重开巴国苏民困,再造黎门启世贤人寿同天寿,民安即国安的诗句,就是表明态度,希望他治理好这片土地,安民苏困,不要再当杀手。

清朝多年末能解决的西南归属问题在李国英手里终于划上了句号,而李国英所施行的也正是他所谓的仁政。安居双桂堂的破山,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顶礼膜拜。

破山总是给他们讲解佛法,叙说因果报应,以不杀为至德。所以,从朝廷重臣到总督巡抚按、县官吏,前往朝拜双桂堂者不计其数。其中,明朝叛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被封为平西王,驻节陕西汉中,为了建立与破山的关系,又害怕遭到大师的拒绝,便以夫人的名义派遣专人千里迢迢来到双桂堂,赠送了最高档最豪华的整套佛门用品。这显然是吴三枝为平定西南拉拢破山所作的政治铺垫。

以后,吴三桂到了云南,想不到他的夫人—名扬天下的苏州名妓陈圆圆突然以削发出家作为自己的最终归宿,改名为寂静,字玉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