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 第二百一十九篇 太极少侠十九

第二百一十九篇 太极少侠十九(2 / 3)

诃迦叶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从海上历时三年抵达广州,然后经南京,北渡长江来到少林寺。在跋陀开创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从此,少林名重一时,成为禅宗祖庭。东魏天平三年(公元五百三十六年年)达摩传法于慧可后,离少林寺他去,死于禹门,葬熊耳山,造塔定林寺。

达摩的事迹在《续高僧传》和《传灯录》中有较详细的记载,也参杂一些神奇色彩。达摩北魏孝昌年间来少林传授大乘禅法。禅,是梵语“禅那”的略称,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佛教认为于身为律,于口为经,于意为禅,但达摩所传之禅不同于此,达摩禅的待点在于壁现。就是要以清白无杂的心念去投契佛理。这既不同于印度之禅,也不同于小乘的旧禅,达摩以《楞伽经》四卷传授弟子。

南北朝时,佛、道盛行。到了北齐、北周,佛寺遍天下,“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北周武帝欲革其弊,采用益州成都人卫元嵩“定教先后”的建议,于建德三午(公元五百七十四年)五月廿七日,下令禁止佛、道二教传流,僧道尼姑被遣返乡,寺庙庵观遂遭废弃,财产散给王公、臣下,少林寺亦不能幸免,寺像被毁,僧众流亡。唐裴漼《少林寺碑》称:“周武帝,建德中,纳元嵩之说,断释、老之教。率土伽蓝,咸从废毁。”

到大象年间(公元五百七十九—五百八十一年)北周静帝复行佛、道二教,僧徒重回到少林。静帝又选一百二十名菩萨僧置于寺。重整寺院,寺院名称改为陟岵寺。

北周的几个皇后笃信佛教,先后出俗为尼者六人,同时掌握政权的杨坚正图谋代周,也不遗余力地提倡佛教,少林寺由此得到恢复。隋唐间,少林寺从统治者手中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及其它财产,形成寺院庄园。

隋文帝代周,诏令五岳,各建佛寺,广造舍利塔。开皇初午,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诏赐柏谷坞屯田一百顷为寺院庄田,少林寺的殿阁佛塔在此时也得到恢复。

作为一个百顷的寺院大庄园,隋末农民战争遭到农民军的打击。《少林寺碑》称:“大业之末,此寺为山贼所劫,僧徒拒贼,遂纵火焚塔院,院中众宇,倏焉同灭。”

隋末唐初,少林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赏赐,除了封爵,并赐田四十顷。嵩岳近在京畿,位在嵩岳的少林寺便成皇帝游幸之所,高宗、武后不断到少林寺游幸,每次都有封赐。武则天为其代唐为周的需要,提倡佛教,高抬僧尼。

所以少林寺在从武德,贞观到垂拱、开元年间,大规模恢复和修建,到开元十一年少林寺殿宇已华丽壮观“妙楼香阁,俯映为林,金刹宝铃,上摇清汉。”以后少林寺在李唐诸帝的支持下,继续兴盛,即是唐武宗毁佛,禅宗一派仍很发达,少林为禅宗祖庭,所以“海内灵岳,莫如嵩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