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拳内涵极为丰富,仅醉拳套路即分为“醉八仙”、“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及“鲁智深醉打山门”等等。
现在流传较广的醉拳大体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古老醉拳套路,偏重武术实用性;一类是现代醉拳套路,实出跌扑滚翻,醉形醉态的表现性。醉拳看似前仰后合,左歪右斜,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毫无规矩可言。实则不然,武术讲求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在醉拳中也不例外。倘若没有武术规矩,其又真正成了醉汉,又何处谈为武术功夫?醉拳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严守醉拳规矩的,其飘逸、洒脱的动作是经过长期刻苦训练,而体现的高度熟练化而已。
醉拳的功架造型多为半倾半斜,以倒非倒,以倒取势。常在重心失势间变化动作,来防御对方,攻击对方。醉拳身法常以来、合、外、降、拧、转、旋、摆和前俯、后仰等变换。
劲力上通过站、带、缠、弹等体现出如痴如醉、狂放不羁的风格。醉拳利用掀脚拨跟来表现踉跄醉态,并施展挨、撞、挤、靠等肩、胸、背、胯的技击方法。
醉拳还有“上盘百枝摇,中盘如铜鼓,下盘似生根”的说法。眼法讲求迷惑对方,主要有视、瞧、瞄、瞟、痴、乜等。桩功分为静桩和动桩等两种。静桩又有开立桩,马步桩,提膝法;动桩有拧转桩、晃摆桩等。桩功最大特点是要求脚跟拨离地面,脚掌着地。
醉拳从形态上,主要可分为斟酒、初饮、微醉、颠狂醉、烂醉及醒酒等几种醉形、醉态。醉拳有不少是跌扑滚翻动作,如扑虎、栽碑、头翻、侧空翻、后空翻、摔盘,双飞爷与跌、旋子转体三百六十度、金绞剪、鲤鱼打挺、乌龙绞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