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死,并非全是虚妄。
有意识地增强这股内气,林正阳可以明确感知到它的好处。
单说一点,这内气可以有限弥补体力之不足,以及增强力气,就是战阵之上的一大利器。
想来此世知名武将,应当都能有类似传家武学,用于战阵。
虽说这内气论质量远不足比拟神力,就连常人灵魂之灵力也不能及,上限摆在那里,但由小见大,此世武将武力,怕是要比主世界拔高数个层次。
午饭很快就领到,不过是一碗杂粮粥,一块干肉,以及一碗放了盐的肉汤。
严格来说,这饭食很不错了,那肉汤里面其实还是能见到菜叶和油花的。
用完了饭,休息时,周围又来了两个穿着青衫的文士。
军中似也有招揽文人,不过大多数郁郁不得志的穷酸秀才。
屡试不第,做不了官,家中贫寒,可不就是对朝廷心怀怨望?
平日里不敢言,此时大乱来临,索性投身贼军的,又岂是个例?
一科进士才有几人?而天下举人、秀才又有多少?
其中能做官的多少?
看到天下动荡,想要谋取个开国功臣身份,赌个泼天富贵的文人,又岂会缺了?
参照主世界明末李闯王军中谋士李岩。
这李岩本是山东巡抚李精白之子,是天启丁卯年举人,在当地素有名望。
因看到李自成席卷大半中国,有成龙之势,于是与李自成“相谈甚欢”“共图大业”,从此随他一路征战。
历来但凡能成一番事业的义军甚至流寇,都会招揽文人,这都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随后就见这几名青衫文士,过了特意对那营中一老卒说了几句。
那断壁老卒面上不喜,望了望林正阳的方向,似乎有些不满,但还是缓缓点头。
林正阳正瞑目调息,调和自家神力,转化融合,忽地听到耳畔有脚步声。
睁眼一看,来人有皮甲有腰刀,面色沧桑。
凑近了,好似刀子一般的眼神,上下审视了林正阳几眼。
林正阳坦然与之对视,丝毫无惧。
这老卒啧啧称奇,嘿了一声:
“起来吧,就是你小子,叫林正阳对吧!”
“是我。”
缓缓站起身来,林正阳实则心中已经警惕,肌肉反而放松下来,随时做好动手准备。
“你跟简其文有旧?”
这老卒似乎认识简其文,语气之间有些熟稔。
“无旧,我并不认识。”
前身记忆中,所认识的人,很有限。
“嘶,那你小子有什么特殊?”
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