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都只能分到肉汤。”
“至于主食,大家都是吃的野菜粥,有放粗米,每人能有一大勺。”
军中无处不体现着阶级,哪怕是喝碗汤,多一块肉也是上下尊卑。
至于那种能和士兵同吃同住的,不能说绝无仅有,但也实在罕见。
一般这类人,不是绝世名将,就是心怀远望,所图甚大。
白起能以一军主将身份,为区区小卒吸脓水。
其母哭之,因其子不得不以死报之,后来果然作战勇猛,死于战阵。
上位者施恩,下位者就得以死报之,而下位者对上位者有恩,往往轻易给了一点打发了事。
不公平?或许吧。
然而何处有真正的公平呢?
我们生活在既不美好也不残酷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是现实而已。
无缘无故的恩情,是不存在的;施恩不求报,是少见的。
林正阳不是学不来白起,只是觉得没有必要。
不是非要做到白起那种程度,以林正阳私心来观,白起那种程度,已然近乎伪,是纯粹的收敛人心的谋略而已。
为人吸脓血,何其恶心,纵使父子至今,有几人能做到?
假如至亲如此,尚可理解为孝心,你白起一军主将,为一寻常士卒做到这等起步,不是赤果果的权谋又是什么?
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是以那士卒之母,便“哭其子”,自言其子必死。
从这里来观,白起一生,行事过于功利,而少真心,以至于后来落到那个地步,除却朝堂之争,难道就没有自家过于功利的缘故吗?
林正阳治军之策,无非是赏罚分明,厚待士卒八个字而已。
厚待士卒一条不必多说,当兵吃粮本就是常态,不给待遇谁会投军?
赏罚分明这一点,看似简单,实则极难!
越是王朝后世,越是阶级固化,上升通道越是狭窄,无数人才挣扎于底层而不得提升。
林正阳能做到赏罚分明,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便已经是大不易了······这还是得亏了他白手起家,此时军中派系尚未形成,靠人脉关系上位的很少,所以他才能轻易做到这步。
若是再过一二年,待军中派系成形,哪怕是他这位军主,也很难一碗水端平了。
这是组织成形后的必然,几乎不可避免,因人都有亲疏远近,且有私心欲念,谁会照顾外人而不向着自己人?
待到那时,提拔一人,要考虑的东西就更多了,往往不仅仅考虑功勋,更要考虑其出身,协调好派系之间的平衡。
不过那还远,不是眼下需要发愁的问题。
用过朝食之后,大军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