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不济,现在可以自行退出,前事一概不究,只是以后不得再行巫祝之事,也不能参与送葬婚嫁以及民间祭祀,违者必究!”
“勿谓言之不预也!”
说完这些,林正阳双手扶着精致的太师椅,双目一闭,做静思状。
身侧一名小吏,捧着书册出列,朗声道:
“诸位面前,已备下各类常见法器以及祭祀贡品,所有人等都是一模一样,如有异议,或自备法器,都可提出。”
“一炷香内,诸位都可去留随意,只是不得大声喧哗,不得随意走动,如有其它要求,请尽快提出。”
“今日入选者,可为土地主祭,主管一地土地神祠,日常香火诸事,不入品级,但每月可有祭银三两。”
“县中另设城隍神庙,设城隍主祭一人,辅祭三人,学徒十人,城隍主祭授正九品官身,辅祭授从九品官身……”
“除此之外,折冲将军府,开设咒禁科,广招能人异士,凡有真才实学者,都可入内,其中佼佼者,授咒禁博士之职,许编修经典,开课讲学,以多多培养咒禁之士,辅佐大政。”
听到这里,许多原先就有打算的乡下散人,都流露出几分向往。
并非只为那区区几两月俸银子。
他们能站在这里,没有被将军府派出的人手当场揭穿骗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真东西的。
只是,这等民间散人,大多都是无师自通,靠着一些天赋,加上机遇、脑洞,或是寻得一些道书,或是自证自悟,得了些许道法。
少数有传承的,前人水准也高到哪里去,许多地方也都是语焉不详,遇到修行疑难,只能半猜半蒙。
如果运气好,误打误撞,走通了路子,侥幸修得了一点成就,整理成法,传承下去,后辈弟子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道法,数代之后,倒也自成一脉。
天下道脉,倒有九成九,是如此兴起。
譬如玉明道,当年开派祖师,道法不成体系,其成就远不如三祖,甚至未必及得上如今的简贯。
只是玉明道已经过了原始积累,道法不昌的阶段,如今也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的地方道脉。
已经有了资格,去鄙视那些还在朦胧中摸索的开创者。
若单论道法,简贯可以说,有着成熟道脉的积累,在场诸人,无人能在科仪之上胜过于他!
检查过案上法器以及贡品,确认无误。
就着烛火,燃香默祷,烧了一把纸张,只是轻轻颂念真言,顿时,案前就有异象。
青烟笔直而上,似乎洞穿虚空,随即其中垂下道道金色光气,将其笼罩其中。
周围隐隐有洁白天花洒落,碎玉一般的天音奏响。
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