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太阳毁灭之世界末日> 第105章共生矿物

第105章共生矿物(2 / 3)

入量。历代文献中的年收入量,并不等于年产量,而往往是税收量、征集量、官营矿冶产量等。不同文献之间,也常有很大差异。夏代到战国对夏代矿冶业,还很少研究成果。河南登封,相当夏纪元的遗址中出土有铜片。商、周是青铜器的鼎盛时代。青铜冶铸业中心,是在中原地区,部分原料,则可能来自南方。”

便携电脑手表,立刻透射出,这些画面。

诗经·鲁颂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淮夷贡献的除海龟和象牙外,还有南方出产的金属,反映当时中国南部,金属矿冶业的发达。

周礼·地官中说:“人掌金玉锡石之地”,这是古代文献,关于矿业的最早记载,反映当时,已特设专职官员掌管官营矿业了。

春秋战国之际,进入铁器时代。

战国冶铁业兴盛,生产的铁器以农具、手工工具为主,兵器则青铜、钢、铁兼而有之,铜、铁矿业均盛。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今山东临淄和河北邯郸的铁矿、湖北大冶铜绿山的铜矿(见铜绿山矿冶遗址)、山东的铅矿以及汉水、汝河和金沙江的砂金等,春秋战国时期,都已进行开采。

秦汉到南北朝秦,统一中国后,在产铁的地区,设置铁官,以增加国库收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汉初,一些诸侯国的冶铁业实际操纵在,少数豪强大族手中。

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在49个产铁地区,设置铁官。

这些铁官驻在地分布于,今山东省境内的有12处,江苏7处,河南、陕西各6处,河北、山西各5处,四川3处,北京、辽宁、安徽、湖南、甘肃各一处。

从铁官分布情况看,西汉冶铁业,是在战国时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分布在北方的齐、秦、燕、赵、魏、韩六国范围内,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只有桂阳郡(湖南郴县)一处,设有铁官。

西汉铜产地以长江中下游,最为重要,在丹阳设有铜官。

关于秦汉之际的金属矿产地,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金、锡、辰砂等主要出在江南,铜、铁两种矿藏,在千里之内分布得就像棋盘上的棋子那样。

此外,还提到西南的巴蜀,也盛产辰砂和铜、铁。

东汉设铁官34处,分布地区基本承袋前代,仅云南两处是新设。

此外,在中条山开辟新的铜矿区,云南的锡、铅和银,四川、贵州的汞和川、滇境内的沙金等,均有所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黄河中游的官营冶铁业,还能维持生产。

长江以南地区,受到的破坏较少,在今江苏、浙江、湖北等省境内,有较多的冶铁作坊,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