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中子比一个质子(中子的核子拍档)重,但它不能在没有变味(种类)的情况下衰变成质子,它两个“下夸克”中的一个需要变成“上夸克”。
由于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都不允许味变,所以它一定要用弱相互作用;没有弱相互作用的话:夸克的特性,如奇异及魅(与同名的夸克相关),会在所有相互作用下守恒。
因为弱衰变的关系,所以所有介子都不稳定。在β衰变这个过程下,中子里面的“下夸克”,会发射出一个虚W-玻色子,它随即衰变成一电子及一反电中微子。
由于玻色子的大质量,所以弱衰变相对于强或电磁衰变,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因此发生得比较慢。
例如,一个中性π介子在通过电磁衰变时,寿命约为10^-16秒;而一个带电π介子的通过弱核力衰变时,寿命约为10^-8秒,是前者的一亿倍。
相比下,一个自由中子(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的寿命约为15分钟。
精星灵,曰:“弱同位旋与弱超荷。”
月净威,哈佛大学科学家,道:“主条目:弱超荷。弱同位旋(T3)是所有粒子的一种性质(量子数),决定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该如何反应。对于弱相互作用来说,弱同位旋的作用跟电磁中的电荷一样,也跟强相互作用中的色荷一样。其他基本粒子的弱同位旋为±/2。例如,上型夸克(上、魅及顶)的T3=+/2,它们总是会变换成下型夸克(下、奇及底),而它们的T3=-/2,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夸克在弱衰变后,T3永远跟衰变前不一样。就像电荷一样,弱同位旋的两种不同值,大小一样,正负相反。”
精星灵,曰:“介子。弱同位旋是守恒的:反应产物的弱同位旋总和,等于反应物的弱同位旋总和。例如,一左手π+介子,弱同位旋为+1,一般衰变成一νμ(+/2)及一μ+(+/2,因为是右手反粒子)。在电弱理论的开发后,有一个新的性质,叫弱超荷。它的数值由粒子的电荷及弱同位旋决定:其中YW为某一种粒子的弱超荷,Q为电荷(基本电荷单位)及T3为弱同位旋。弱超荷是U(1)部份生成元的规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