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太阳毁灭之世界末日> 第11章抵抗重力崩溃

第11章抵抗重力崩溃(3 / 3)

发现了天狼星的伴星。根据对恒星数据的分析,这个伴星的质量约一个太阳质量,表面温度大约25000K,但是其光度大约是天狼星的万分之一,所以根据光度和表面积的关系,推断出其大小与地球相当。这样的密度是地球上的物质达不到的。1917年,AdriaanVanMaanen发现了目前已知离太阳最近的白矮星VanMaanen星。在1917年,范·马南发现了一颗孤独的白矮星,被称为范马南星。这三颗白矮星,最早发现的,是所谓的经典的白矮星。终于,有许多的黯淡的白色恒星被发现,它们都有高自行,表示都是紧邻地球的低光度天体,因此都是白矮星。威廉·鲁伊登在1922年要说明这种天体时,似乎是第一个使用白矮星这个名词的人,稍后这个名词经亚瑟·爱丁顿而通俗化了。在二十世纪初由MaxPlanck等人发展出量子理论之后,RalphH.Fowler于1926年建立了一个基于费米-狄拉克统计的解释白矮星的密度的理论。1930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印度)发现了白矮星的质量上限(钱德拉塞卡极限),并因此获得198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有各种的怀疑,第一颗非经典的白矮星大约直到1930年代才被辨认出来。在1939年已经发现了18颗白矮星,在1940年代,鲁伊登和其他人继续研究白矮星,到1950年发现已经超过一百颗的白矮星,到了1999年,这个数目已经超过2,000颗之后的史隆数位巡天发现的白矮星就超过9,000颗,而绝大多数都是新发现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