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组网顺利完成。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
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
和子午仪系统一样,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
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使用24颗高度约2.02万千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
21+3颗卫星均为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约为11小时58分,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每轨道面四颗),轨道倾角为55度。
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几何图形(DOP)。
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
地面监控部分包括四个监控站、一个上行注入站和一个主控站。
监控站设有GPS用户接收机、原子钟、收集当地气象数据的传感器和进行数据初步处理的计算机。
监控站的主要任务,是取得卫星观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至主控站。
主控站,设在范登堡空军基地。
它对地面监控部,实行全面控制。
主控站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监控站对GPS卫星的全部观测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每颗GPS卫星的轨道和卫星钟改正值。
上行注入站,也设在范登堡空军基地。
它的任务,主要是在每颗卫星运行至上空时把这类导航数据及主控站的指令注入到卫星……
这种注入,对每颗GPS卫星每天进行一次,并在卫星离开注入站作用范围之前进行最后的注入。
精星灵,曰:“时钟装置。时钟装置的GPS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atellite,是DCS系统的时钟装置,提供DCS系统工作站和DPU的时钟同步。同时扩展接口为电气设备提供GPS时间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