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能量的变化。实际上,这种表达形式,是表达形式1的微分形式……这种表达形式,最常用,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误解的表达形式。”
精星灵,曰:“含义。该公式表明物体,相对于一个参照系静止时仍然有能量,这是违反牛顿系统的,因为在牛顿系统中,静止物体是没有能量的。这就是为什么物体的质量,被称为静止质量。公式中的E可以看成,是物体总能量,它与物体总质量(该质量包括静止质量和运动所带来的质量)成正比,只有当物体静止时,它才与物体的(静止)质量(牛顿系统中的'质量')成正比。这也表明物体的总质量和静止质量不同。反过来讲,一束光子在真空中传播,其静止质量是0,但由于它们有运动能量,因此它们也有质量。”
月净威,哈佛大学科学家,道:“术语的不同。这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精星灵,曰:“注意:有些术语使用中,质量单指静止质量,因为总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概念。若指代静止质量,则公式应改写为。”。
月净威,哈佛大学科学家,道:“推导。首先要认可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1、任一光源所发之球状光在一切惯性参照系中的速度都各向同性总为c。2、所有惯性参考系内的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如果你的行走速度是v,你在一辆以速度u行驶的公车上,那么当你与车同向走时,你对地的速度为u+v,反向时为u-v,你在车上过了1分钟,别人在地上也过了1分钟——这就是我们脑袋里的常识。也是物理学中著名的伽利略变换,整个经典力学的支柱。该理论认为空间是独立的,与在其中运动的各种物体无关,而时间是均匀流逝的,线性的,在任何观察者来看都是相同的。而以上这个变换恰恰与狭义相对论的假设相矛盾。事实上,在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前,人们就观察到许多与常识不符的现象。物理学家洛伦兹为了修正将要倾倒的经典物理学大厦,提出了洛伦兹变换,但他并不能解释这种现象为何发生,只是根据当时的观察事实写出的经验公式——洛伦兹变换——而它却可以通过相对论的纯理论推导出来。然后根据这个公式又可以推导出质速关系,也就是时间会随速度增加而变慢,质量变大,长度减小。一个物体的实际质量为其静止质量与其通过运动多出来的质量之和。当质点的速度v增大时,其质量m和动能Ek都在增加,质量的增量dm和动能的增量之间始终保持,所示的量值上的正比关系。相对论中的动能表达式。爱因斯坦在这里引入了,经典力学中从未有过的独特见解。公式,运动时物体质量增大,同时运动时将会有动能,质量与动能,均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精星灵,曰:“物体静止时的能量,而总能量=静止能量+动能。重要的是,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