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仇?把妹开荒,然后换新地图。
现在是搞着笑杀怪升级?搞着笑寻仇报仇?搞着笑把妹开荒,最后换新地图。
或者冷着血杀怪升级?冷着血寻仇报仇,冷着血把妹开荒?最后换新地图。
而且故事内核也差不多?不外乎拯救世界,拯救家人,拯救自己。
不管是种田流,凡人流?洪荒流?太古战争流,无敌流,不管怎么写,都要按照一套内在逻辑写。
网文按照这个角度看,它又确实可以称作是一个类型?是一种典型的类型文。
所以反套路文后期乏力的原因就在这里。
反套路,要先有套路?套路就这么多,写完就没了?上哪里反套路去。
老院长看了诸如痞子蔡的《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样的网文,也接触到了最早的那些连载的还不成后世体系的玄幻文?感觉可以成为一个大论题?写些文章。
然后他根据这种论坛所吸引的网民类型?开始思考请哪一位来站站台。
他首把纪实文学这种时常会给阅读者带来痛苦的文学方式排除了。
而且这类作家的知名度也不是很高。
其次就是海外那些华人作家。
不说认不认识,根本也没什么必要请他们。
再次,把严肃文学作家也排除选项。
不过很有意思,老王朔这个明明可以算进严肃作家的作家,却常常不被算进严肃作家。
因为他干的就是一部分纯文学作家最不喜欢的:“消解崇高”,“游戏人生”。
你很难看《李自成》笑出声来,但是《动物凶猛》可以。
这么一来,范围也就很小了。
老院长手摩挲了一下自己下巴上的胡茬,心想晚上还要去开会,这昨晚忘了剃了。
“老林”,办公室外一个老人走了进来。
“哎,老李”,老院长笑着起身,给老人找了个位置。
此君也是应大的教授,只是前几年刚退休,他孩子去英吉利不回来了,他不想去,只想呆在应大这一亩三分地,可老伴走的早,真成了孤寡老人了,只能没事就来学校里再看看。
高校里一些老教授,真是这样,他们不愿意走,孩子则不愿意回来,最后只好在学校附近孤单地过日子,有些丧偶的老教授长期没人陪,没人说话,甚至都有点混混沌沌的。
“老林,时髦啊”,李教授的精神状态尚可,没退休的时候他就是个老顽童,笑对生活,“还会网上冲浪了。”
“你老李能学会,我还能比你笨嘛?”,跟老院长对路的同龄人也不算多,他明白李教授的困境,愿意陪这个以前的“对头”多聊聊。
“哎,你年轻时候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