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文物?”文慧好奇。
“就是上次紧急抢救开发的182号墓,初步断代为明,但是墓主人身份还不明,墓中发掘出了一些珍贵文物,也有些文物在被盗墓贼盗墓的时候损毁了,主要是这个墓是离我们衢城最近的,又是近十年以来发现的最大且最多陪葬品的坟墓。这几年政府不是宣传文化建设,上头领导一直想建立衢城博物馆,但是藏品不多又不好申请经费,这次的发现正好为建馆提供一大批的藏品支持。所以领导很看重,催促我们赶紧抢救并先行整理一批样品出来,好向上级申请建馆经费。”書雨向文慧解释。
“难怪你俩最近忙从这样,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不多,老是加班加班,原来是在搞这些。”文慧最近经常抱怨老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吃饭。所以一到周末就喊两个孩子回家来吃饭,增加点人气。
“就是啊,我们也不想忙,本来搞文物工作的就应该慢慢来,现在搞的这么急,我也没办法。”韩蕴语气中也是充满无奈,“还好有書雨帮手。”
書雨对于父亲的赞许并没有太多的表情变动,他的性格向来沉稳细致,这也是父亲最看好他的一点。
書雨从小学习就很自主独立,思考也是细致周到,成绩向来出众,高考时候更是以衢城第一名的分数考取了京城大学。原本是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电子机械,但是最后慎重考虑后还是应了父亲心愿,选择了考古系,从京城大学考古系毕业回家之后,就直接在父亲的文物院开始工作。早从决定选考古系开始,書雨心里也就接受了准备继承父亲衣钵,打算与文物打一辈子交道了。在工作,書雨慢慢发现其实考古,研究文物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于是越干越有劲,也就一点不抗拒和排斥了。
再说,也不光是韩書雨一个人,韩聆风念的文物修复系,姬阅影念的历史系,都和文物颇有渊源。感情一家子都是准备在父亲的影响下搞文化建设了。
姬文慧看了下两个人。回想起在那个年代,韩蕴考上了大学,是不折不扣的百里挑一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衢城文物院,那个时候的衢城文物院还叫衢城文化研究所。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那个时候刚从村里跑来城里,一心想在城里扎根的姬文慧就是看上了韩蕴是一个知识分子,有文化,又有修养,工作起来还认真负责,才倒追的韩蕴,把韩蕴搞定了。要不然当时要给韩蕴介绍姑娘的中间人可真不少。当然,姬文慧年轻时候还是有几分姿色的,那双大又明亮的眼镜,乌黑油亮的一头长发,轻盈的身材。想到这,姬文慧觉得自己现在也不差啊,还是风韵犹存的。
“那我今晚要不要给你俩留饭,那俩孩子这周回家吃饭了。”姬文慧看着他俩问道。
韩蕴和書雨对看了一眼。
“回去吧,好不容易一家人可以聚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