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还真的是太能干了,赶紧把钱收起来吧,俗话都说财不露白嘛,好的。
他听着五叔这样说,就笑呵呵的把钱又重新放了回去,五叔你现在不去干活呢,人家的事情都做完了吗?
都已经完事了,我就陪你去买东西去吧,然后咱们两个就回家,那好吧,叔侄两个人于是就先进了一家米铺。
当初分家的时候,那老太婆只不过就给了他们家五口人几十斤带壳的稻谷而已,几亩水田和旱地,剩下再也没有其他的东西了,后来是大婶和婶子他们送来了几斤大米和一只老母鸡。
因为那只老母鸡想要留着下蛋。
这几天的口粮可都是从这些里面出来的,现在已经下去了一半了,于是他打算买一些粮食回,打听了一下价格。
大米大概是几两银子一石。
她听到这个价钱,不由得暗自咋舌,如果要是搁在现代的话,那种比较好的米也就是几块钱一斤而已,可是在这里并不算是如何优等的米竟然需要将近十块钱一斤,这可真的是有一些太贵了,可是转念一想,这里可是在古代的社会,这些粮食没有进行改良,也没有一些农药和化肥来增加粮食的产量,这一切的东西都要靠老天吃饭。
这粮食的产量自身就不是很高,而且在农民的头顶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所以这米价如此的高也并不是很稀奇,如果要是赶上了天灾人祸的话,有一些商人会恶意的抬高粮价,那价格还要更加贵上一些,他的兜子里钱也不是很多,于是她咬牙拿出了几百文钱买了一些米。
有了这些米再加上家里还剩下了几斤,这一家几口人要是省着吃的话,顶多也能支撑几个月而已,然后他又问了一下各种各样粗粮的价格。
好在这些粮食的价格要比白米可便宜的太多了,于是他又买了一些粗粮,走出了米铺之后。
五叔的扁担上已经多了好几个袋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粗粮和白米。
可是也同时他口袋里的钱已经少了一大半了。
你这个丫头,怎么一口气买了这么多的粮食,上回搬家的时候,你奶奶不是已经给了你们家几十斤的稻谷吗?
路上五叔一直很不解的问他,他听到五叔的话却摇头说到,那几十斤稻谷,我和爹娘两个人合计了一下,打算留着明年开春种地时用的种子。
这一次分家什么东西都是大婶和婶子他们两家给送过来的,但是他们两家的日子也不是多么好过,于是他和父亲母亲都合计了,不能什么事情都要去麻烦别人家,所以说这种事一定要自己家都是些留下来。
只是如此一来,从分家那一天开始,一直到明年秋收稻谷的时候,中间很长的时间都需要靠买粮来度日了。
之前他看见母亲每天煮饭的时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