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此人之为常数。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樵枯。诊发乎面,变动乎形。天地亦同此理,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簿蚀,孛慧飞流,此天地之危诊也。”袁天罡听得入了神,半响才说道:“师父高论,使徒儿悟出了许多道理。”一天,孙思邈对袁天罡说:“你医术已经学了不少,从今日起,我教你学相人之法。”说完,孙思貌打开一个匣子,拿出一本书来,对袁天罡说“你从今日起,每日读这本书,务须背熟。”袁天罡一看,《许负相书》四字映入眼帘,他问:“这许负是何人?”“她是汉朝的一位女大相士,当年汉文帝的**尚未生文帝,许负相了她之后说:“你将会生天子。”后来她的儿子果然当了皇帝。汉朝名将周亚夫尚未封侯时,许负为之看相,说他三年以后将封侯,八年以后将为将相,持掌朝廷大权,贵极人臣,但九年以后会饿死。“
周亚夫不信,笑着说:“我父亲是位侯爷,但爵位已传给了我兄长,我哪会有封侯的份?就算我兄长死了,也是他的儿子世袭。再说,既然我将封侯、拜相,又怎么会饿死呢?”许负指着他的口道:‘你的嘴边有两条纵纹入口,这就是饿死之兆。”后来果然如许负所言,袁天罡听得入了迷,孙思邈停了一会,道:“你能细心研读此书,烂熟如胸,就能明了观人察色,知人吉凶的本领。”此后,袁天罡每日研读《许负相书》,半个月后,他已经能将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了。
天罡断龙脉
据说在阆中古城东南郊,有一奇异的山脉绕古城蜿蜒向南,其山形地貌如一条游龙,故名“蟠龙山”。在其“龙颈”处有明显被人工挖凿的痕迹,据当地老百姓说:这是被唐代风水大师袁天罡“断龙脉”时“锯”断的。
据说唐贞观初年,太宗接到报告称西南千里之外有天子之气,恐有人夺朝篡位。袁天罡遂奉命测王气到了西南,途经广元时,被利州路都督武士艧“拦截”,求其为家人看相。只有一岁的武则天被保姆扮作男孩抱出。袁天罡端详片刻,惊呼:“龙眼凤颈,若为女,当为天下主”。后袁天罡在阆中见大小蟠龙山如两条蛟龙盘绕其后,凤凰山高举凤头,左右张开两翅,若揽若抱,形成龙凤之势,于是便命人将大小蟠龙山结合部砍断以破龙脉,当时石脉凿破,短岩上“水流如血”,以此确保阆中“方圆百里之内不出天子”,而近代领导人***的祖居地——原广安县,离阆中的地理位置正好在百里之外。时至今日,在阆中依然留有“锯山垭”遗迹。
袁天罡断了谁家的“龙脉”呢?
这还要从乾陵选址开始说起。民间一说是长孙无忌和李淳风称梁山为万年吉壤,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