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作别了车夫,我们便沿着一路的山涧流水,往泸溪县方向走去。
一踏上湘西的土地,就能被这里独有的气氛所感染,湿润得可以掐出水来的气候,飘香的熏肉伴着红椒的香味儿飘散,各种淙淙的溪流在光滑的石板上来回冲刷时光的印记。河溪上由一个个石墩组成的跳脚桥上,身背竹篓头戴白巾的苗族阿婆在夕阳下剪影,身上穿戴的银器发出叮当的脆响。
河溪两侧都是一排排的吊脚楼,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上侧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相间,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
这样独具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除了造型奇特之外还有很多好处,众所周知,湘西气候湿润虫蛇较多,吊脚楼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储放杂物或饲养牲口。
因夜色渐浓,我们今日恐怕是走不到泸溪县了。前方不远处有倒是有几处烟火,我们舟车劳顿,不宜长时间徒步,于是我们便选择在前方的村子里投宿。
沿着蜿蜒的小径拐过种类繁杂的树木,一条清川横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依次踏过石柱组成的跳脚桥,踩着苍翠的草丛拐上石坡,一座饱经风霜的古碑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石碑早已经被风化得没有了边缘的棱角,上面雕刻着三个清秀的字迹,和湘西本身小家碧玉的风格十分符合:芙蓉镇。
“芙蓉镇?”文溪和尚走上前,抬手轻抚那通光滑的石碑,仿佛这石碑被数不尽的雨滴冲刷打磨,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饱含历史风霜,正羞赧地站在我们面前向我们展示着这青翠的小镇。
“怎么,你认得这个地方?”我上前观察,石碑后面还刻了一首诗,只不过年代久远已经看不清楚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具体内容。
文溪和尚点点头,双手合十就对着石碑行了个佛礼,继而转身对我们说到:“我在史书上读到过,芙蓉镇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也是一个山城,位于酉水之阳,原为西汉酉阳县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称。不仅如此,它隐匿于山谷之中,更是文人雅士寻幽访古之佳处。”
没想到,我们阴差阳错,竟然来到了一座千年古城?
“好,就它了!这里湿气太重,老娘今晚要好好泡个热水澡解解乏。”嬴萱上前从我和文溪和尚之间径直穿过去,头也不回地就走进了芙蓉镇。
我无奈地摇摇头,便跟上了嬴萱的脚步。
灵琚坐在雁南归的肩头东张西望的,跟在我们的后面也一起进了古镇。
这里简直就是湘西文化的缩影,四周是青山绿水,古镇内部却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