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下的狭长裂缝,再没有任何通道,他正打算到洞穴的另一侧去看看,不过周英南提醒他说,看那些大象吃草时神情紧张的样子,象群的正前方可能会有危险,劝他暂时不要过去,洞穴的左侧一直有滴水的声音,就这样,他们决定去看看这点滴水能不能汇成溪流,因为地势的关系,这些溪流最终都会汇合到暗河里去。
其实在路上,周英南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空间并不大的洞穴,一片并不十分茂密的草场,这么多的大象,又没有看到天敌,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控制着这个种群的数量呢?
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答案来得很快,但是很突然。
变化是从象群开始的,它们显然是闻到了某种气味,大象的鼻子还是很灵敏的,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的嗅觉比狗更可靠,但是出于某种显而易见的原因,人们没有驯化它们成为家畜,早期的人们还是住茅草棚,一间草房可能刚好够一头大象吃一餐,大家都不想成为专职的泥水匠,那可是个苦差事,因此尽管牵着大象出门既威风又好用,在象背放上板凳还能当坐骑,但是祖先们还是放弃了这种诱惑,宁愿选择一只狗。
大象们明显变得躁动起来,刚刚死气沉沉的象群如今乱作一团,它们直起长鼻子,发出尖利的啸叫声,成年大象们围成一个半圆,把小象护在当中,这个半圆正对的方向,正是刚才它们一直紧张地注视着的地方。
张瑞年他们也感觉到从远处逐渐传来一阵低沉的脚步,就好像刚才他们所听到的那样,似乎从暗处又来了一个象群,声音慢慢接近,张瑞年看到那个方向原来隐藏着一个向下的斜坡,一直通向更深的地底,果真,另一队大象缓缓地出现在地平线上,它们排列整齐,就像一列正在行进的军队,每一只大象的背上,都骑着一个“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张瑞年和周英南都无法确定,之前姑且叫它们“生物”比较好,其实说实话,它们是不是生物都很难讲。
由于头顶上蓝色太阳的照耀,他们看清了这些家伙的相貌:它们一个个赤身裸体,身体表面没有毛发,肤色青紫(也许是白色,但是蓝光照上去就是青紫色),身材高大,估计身高都在一米九上下,体型和人类还是很接近的,这体现在两者都有四肢和头,仅此而已。至于在身体的构造上,与人类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人类的肋骨前端都是封闭的,肋骨和胸骨围成一个回廊保护着心脏,可是这些怪物却可以把两扇肋骨从中间打开,就像鸟儿展开双翼,打开以后干瘦的躯体上如薄膜般的皮肤下能看到里面的内脏在蠕动,与肋骨相联的肩胛骨很长,一直延伸到腰部,说明它们背部的肌肉很结实,因为所有的动作都要靠脊背上的力量完成。
从这些特征来看,它们“生物”的身份基本可以确定,唯一让人不确定的是它们的性别问题,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