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以光速行驶415年,我们最多距离绿洲415光年而已。怎么可能是现在的600光年。会不会是你的程序出错了!”伯爵质问道。
“您说得没有错,我的程序并没有出错。只是在先行者号被强制加速后,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意外。导致我们来到了600光年以外的地方。”嫦娥淡淡的回答。
“什么意外?”伯爵继续追问。
“在距离绿洲星系70光年处,一颗古老的恒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颗剧烈的膨胀摧毁了该星系内一颗与木星体积相当的行星。这颗行星爆炸的瞬间,释放了巨大的能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个曲速泡沫,扭曲了大约300光年范围内的时空。幸运的是,我们刚好经过。于是就来到了距离绿洲600光年的位置。”嫦娥淡淡的说出了事件的经过。
“你管时空扭曲叫小小的意外?”面试官问道。
“是的,政委先生。”嫦娥的语气依然温柔而淡定。“以整个宇宙为观测尺度,这的确算不上什么大事。”
“看来,这几百年的航行,让你进化了不少啊?”张暮云盯着嫦娥那洁白无瑕的身体说。
“少校,在人类创造我的时候,植入了自我学习的程序,通过500多年的航行,我的确见到了许多宇宙的伟大之处。有一些信息,确实让我的知识储备中心丰富了许多。”嫦娥解释道。
这番回答,让在场所有人都微微的感觉到一丝不悦。所有人都默不作声的看着面试官。似乎希望从他嘴里能说出些什么,让作为人类的自己,能感受到一些类似尊严的东西。
“地球,知道吗?”短暂的沉默之后,政委问道。
“在星际尘埃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先行者号的航行日志就自动回传了。理论上,联合国太空总署应该会收到的。不过,遗憾的是,在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收到过任何来自地球的信息。按照绿洲计划的部署。在失联或导致任务失败的一切极端情况下。由政委全权负责绿洲号的一切事务。”嫦娥回答。
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面试官。有些人开始交头接耳。
“我们应该回去。”说出这句话的是来自日本的生物学家浅田生太郎。“再这么飞行下去是没有意义的。”
“没错,我们应该完成绿洲计划!”李冀教授站了起来,他是一名四川大学的地质学教授。十分权威,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中饱含着严肃。
“不,李教授。我的意思是,回地球。”浅田生太郎对李教授说。
“什么?回地球?我没有听错吧?浅田,咱们可是肩负着使命的。”李教授的声音有些激动。
“李教授,我们必须要明白,绿洲计划已经失败了,不值得再为之付出任何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