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路诚恩说,我们正处在白玉峰的山腹之中,心中也不禁暗愁。
现在不是探险不探险的问题,而是要怎样活着离开这个鬼地方,水这里虽说不缺,但所带的干粮却是有限的。
商议过后,我们让伊力老人在这里看着老孙老铁,剩下我们四人去寻找出路,希望能有另外一条路,通往玉峰之外。
在上路之前,重新整理了一下工具,在老孙与表哥的背包里,找到两只手电,又将所有子弹集中了一下,由于路诚恩对枪不大熟悉。所以子弹只分给了我与表哥,还有丁贵生我们三人。
花丛下的土壤很是松软,显然是这年复一年的彼岸花生死相沃的结果。在血一样的花海深处,远处的石亭现在已经清晰,亭子所用的材料全是来自这座玉峰,映着峰口上泄下的光芒,整座玉亭裹在一团淡绿而又圣洁的光泽中,显得圣洁中透着几分诡异。走近玉亭,在亭子的四角处挂了四只灯笼,表面已经发黄,有的已经裂了几道口子,露出里面白色的灯笼骨架。
突然,身后“啊”!了一声,接羊便听丁贵生惊惶道:“你们——你们看,这——这是什么?”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惧。顺他手指看去,却见在灯笼的底部有一个铜钱大小的黑斑,细看我竟觉得背后冒出一股凉气,灰黑色的黑斑里,一个豆粒大的疙瘩微微突起,这——这分明是一个男人的胸乳。
“这是人皮灯笼,里面的支架,好象也是用人的骨头做的,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这就是传说中的‘月氏国剥皮亭’!”路诚恩望着灯笼,话音中也有些颤栗。
我不禁问道:“月氏国剥皮亭是怎么回事”?
“我也只是猜测,究竟是不是,我也不敢肯定!所说的月氏国,是游牧在河西走廊以西至敦煌一带的先秦居民部落。”路诚恩顿了一下,又道“月氏世代与匈奴为敌,公元一一七年,这个部落吞并了敦煌地区的一个小国‘乌孙’,但不久,匈奴冒顿单于遣右贤王进攻大月氏,杀了月氏王,并用他的头颅做成饮酒的酒碗。于是,大月氏人只能被迫西迁,在粟特地区他们征服大夏国,成立了贵霜王朝。”
听到这里,我摇了摇头道:“贵霜国没听过,所有的月氏人全走了?”
路诚道:“当然没有全走,当时留下的月氏人,由于那时甘肃和青海尚在**以外,为匈奴所管治,这一班居住在匈奴人中间的月氏人,渐渐地与匈奴本族融入,被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如果,猜的不错,这个城堡就是小月氏国所遗下的都城,因他不服于匈奴所制,而被匈奴剿灭。我曾在一本书中看过,月氏人由于对匈奴痛恨入骨,几乎所有被他们捉住的匈奴人,都被他们用极残忍的手段杀死,其中不乏剜眼剥皮,以及折刑。”
“折刑,什么叫折刑?“我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