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叠稿纸,最上面的,是爱因斯坦给他写的信。
“我抱着最大的兴趣阅读了您的论文。我没有想到,能有人以这样简洁的形式求出精确解。我非常喜欢您对那些对象的数学处理手法。——爱因斯坦”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爱因斯坦场方程”,被称作EFE方程——“爱因斯坦方程”。
描述了物质和能量所导致的时空弯曲,是广义相对论中最著名的一个公式。
推导出这个方程式后,爱因斯坦计算了很多次,都没有得出精确的解,他认为,这个方程只有近似解。
而史瓦西在到达东线战场的第20天,就完成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精确解。
在隆隆的炮声中,他写出了一篇晦涩无比的论文,如果嘉鱼脑子里没有无数文明的知识,他也是完全看不懂。
一战时的科学家写的论文,毕竟不是《时间简史》这种科普读物。
史瓦西通过计算,发现了一种可能存在一种新的天体,它的质量增大到足够大后,光就再也不会从天体的表面离开!
史瓦西虽然计算出这种怪异的天体,但是他觉得,自己计算错误了。
或者说这个就是数学上的解,是脑力的游戏,自然界根本不会存在这种,光都无法逃逸的天体。
嘉鱼小声道,“黑洞……”
史瓦西这回咳嗽得无法自己控制,缓了好一会儿,才接着道,“根本就没有对应的物理意义。”
硝烟在沉沉的夜空中飘荡,整个欧洲容不下这么一个物理学家的微小书桌。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都是同向前行的,无所谓谁落在后面,也无所谓谁在前头并施以援手。而天文学,与这个精确科学组成的圈子,有着最紧密的关联……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构成了一个‘知识’,它就像‘希腊文化’一样,只能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而被理解。”
史瓦西说。
…………
…………
一整夜嘉鱼在向史瓦西提问,什么是恒星,光的本质,电场与光谱线的关系,能量辐射的数学表达……
在100年前,某个无人记得的战场角落里,史瓦西在向嘉鱼娓娓传授者物理学最神秘的知识。
嘉鱼在初级入门知识上的短板上打上了一块补丁。
黎明时分,史瓦西已经抱着酒壶睡着了,嘉鱼还在仔仔细细的阅读几篇论文。
100多年前,在俄罗斯的战场上,一个小小的德军炮兵中尉,揭示了宇宙最神秘的天体之一——黑洞的存在。
直到50多年后,一批科学家确实才证明宇宙中,有黑洞!
而最早的理论,就是来源于一只笔,一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