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地球被我卖了> 第172章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

第172章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1 / 3)

地球轨道上的神州号飞船里,宇航员在太空中能飘起来是因为他们脱离了地心引力。

这可能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关于宇航员为什么能在飞船里飘来飘去的标准答案,一般情况下也很少有人去怀疑这个答案的真实性。

不过仔细想一想,这个答案其实经不起推敲。

飞船距离地球表面不过几百公里,这个距离比起地球平均6371公里半径小很多,为什么在地表还受到这么大的引力,往上走几百公里引力就消失了呢?

根据牛爵爷的理论,一个在地面受到1000牛引力的宇航员,到了400公里高度的太空,按照平方距离反比的关系,受到的引力应该还有885牛,减小的并不是特别多,那宇航员怎么就能飘起来呢?

如若严格的讲,就要搬出爱老爷子的理论了。但是粗略的看,牛爵爷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精度也完全足够了。

飞船里的宇航员肯定还是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

但是,飞船一边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自由向下掉,一边又高速往前飞。

要是宇航员只受地球引力,那当然飘不起来。在引力和离心力大小一样时,合力相当于0,自然就飘起来了。

所以地球轨道上的空间站、飞船、卫星等,要是没了燃料支撑,很快就会一头扎向大地的怀抱。

所以,宇航员能飘起来,真正的原因并不是脱离了地球的引力,而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一边往下掉一边往前飞的结果。

“原来是这样啊!”张岳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其实相关知识他也看过,只是在等待“家园”回话的时候无聊找点话题罢了。

多等一会儿没关系,反正两个人又不会因为缺氧被憋死。

轨道舱内呼吸的氧氮混合气体。

按舱长2.8米,直径2.2米算,舱内容积大概10个立方多点,当然,舱壁是有厚度的,实际容积肯定没有那么多。

一立方米的密闭空气,约可供一个成年人呼吸半小时左右。

然后,在航天器里待时间长了,人会被憋死吗?

当然不会。

比如,在国际空间站上,电解水制氧系统每天可以产生2.3至9公斤的氧气。

除了电解水之外,还可以通过点燃由高氯酸锂组成的固体燃料制氧机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也能产生氧气。

还有氢氧化锂和镍铁氧体等等,可以吸收掉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比如只要有50公斤的镍铁氧体,就足够将2个人14天内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另外,张岳他俩待的轨道舱里还有9个氧气瓶,其中2套航天服各使用2个,另有2个是舱载气瓶。舱外还有5个复压气瓶。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